
國有企業要做強做優做大,歸根結底要靠改革。隨著新一輪國企改革錦標賽鳴哨起跑,如何跨過擋在改革前的董事會制度形改神不改、國企分類不明等門檻,成為改革能否提速的關鍵。此外,還要進一步提振民資信心,調動國企參與改革的積極性。真正讓國企打開大門,讓民資走進來——
近來,國資國企領域改革利好頻出。中輕集團和中國保利、中國核電和中國核建合並重組蓄勢待發,中國神華大比例分紅,『國家級』基金入股中國國航,中國五礦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方案有望獲得批復。多省市紛紛制定2017年相關改革細化方案和試點計劃,不少省份明確路線圖時間表。
國有企業要做強做優做大,歸根結底要靠改革。今年國企改革將從哪裡突破?如何改善國企的經營效率?從國資國企和各地改革步伐看,新一輪國企改革錦標賽已經『鳴哨』,成果究竟如何讓人期待。
公司制改革將迎收官之日
國資委主任肖亞慶日前表示,2017年要深入推進公司制股份制,積極探索集團層面股權多元化改革,全面完成國有企業公司制改制,支持中央企業間、中央企業和地方國有企業間交叉持股,大力推進改制上市工作。
據了解,目前中央企業子企業公司制改制面超過92%,混合所有制企業戶數佔比達到68%。董事會建設進一步深化,建設規范董事會的中央企業達到85家,外部董事人纔庫增加到389人,專職外部董事增加到26人。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表示,國有企業公司制改制早在1993年的十四屆三中全會上就被首次提出。本次國資委表態,意在以央企為表率,讓各地方國企改革進度跟上步伐。這也意味著這項改革將迎來收官之日。
『盡管尚未完成公司制改革的企業不到一成,但任務仍非常艱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副所長袁東明表示,尚未改革的企業基本都是國資委監管的一級企業集團,或被兼並重組後的二、三級企業,資產規模大、業務范圍寬、地域分布廣,清產核資、資產評估的工作量非常大。此外,尚未改革的國企存在較多土地、債權債務、人員安置等問題,在短時間內有效解決非常不容易。
公司制改制已經進入『攻堅克難』階段,只有跨過最後幾道門檻,改革任務纔算基本完成。李錦表示,當前擋在改革前的幾道門檻,正是董事會制度形改神不改、國企分類不明確等問題。
『公司制改革的目標不僅僅是要達到年度目標,更是要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公司治理結構以及市場化運營體制。』李錦說。
袁東明表示,公司制改革可以說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基礎。要確保今年完成公司制改革,對於改制企業而言,必須高度重視,要作為一把手工程,明確時間表、關鍵節點,協調好方方面面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