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買二套房
與奮斗5年終於買到房子的大強比,小翔要幸運一些。
小翔來北京工作一年多。畢業不到一年,他就拿到了北京戶口。他的家境不錯,父母在8年前,給他置辦了一套面積大約70平方米的房子。他們趕上了限購前的最後一波,房子也成功地落在了父母名下。
小翔是個注重生活品質的人,家裡沒有什麼負擔。在互聯網行業工作的他,一有休息時間,就和朋友聚會。工資雖然不低,但沒有太多積蓄。到了北京之後,他一直租住在單位附近的一個大開間裡,而父母為他准備的房子,一直出租。
2017年年前,小翔幾乎沒有考慮過買二套房。但過完年後,他突然發現,買房幾乎成了身邊朋友唯一的話題。
『有房票必須買。』這是一位已經買了房子的同鄉堅持的理念。他告訴小翔,有資格買房卻不買,就是浪費。
2月底的一天,在看了一周房之後,小翔選定了一套位於北京市朝陽區東三環、單價約9萬元/平方米的兩居室,房子面積大約100平方米,首付近600萬元。
最終小翔簽了合同,付了50萬元定金。同鄉提醒他,近期市場熱度較高,建議他出較高定金鎖定住房,以防房主因為市場價格走高變卦。
一塊石頭終於落了地。在走出中介的那一刻,小翔給父母打了個電話,『搞定了,准備錢吧,需要在一個月之內籌齊600萬元。』
小翔簽了合同的第二個周末,劉航也完成了買房的人生大事。
劉航和談了多年的女友都在傳統行業工作,稅後月收入加起來兩萬元左右。因為雙方家庭能力有限,只有合力纔有希望購房。兩個人已經耗費了幾個周末去北京遠郊看房。他們的預算在總價300萬元以內,且必須是『滿五唯一』,這樣纔能避免高首付,也能多貸一些款。
終於,他們敲定了遠郊房山的一套兩居室,位於南六環以外,但單價仍近4萬元。他們看中的是這裡通地鐵的預期。盡管,這裡離劉航位於北五環的公司,直線距離有50多公裡。即使通了地鐵,單程也需要約兩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