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八寶山革命公墓推生態葬 墓園每份骨灰將有GPS定位
2017-03-28 09:22:38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壁葬

  樹木用於骨灰樹葬,草坪用於骨灰草坪葬,一塊塊的立石則可用於景觀石葬,就連廣場兩側的燈座,都可以用於骨灰安放。昨天,北京青年報記者走進八寶山革命公墓,這裡推出的7種生態葬格外新穎。據介紹,與傳統墓園相比,生態葬墓穴面積均為0.48平方米,綠化面積在3平方米以內,大大節約了土地資源。此外,今後計劃推出GPS定位功能,方便逝者親屬查找墓地位置。

  生態墓園環境堪比園林

  昨天下午,北青報記者走進八寶山革命公墓北山的融真園,只見園內遍布梅蘭竹松等花木,金色的迎春開得正旺,盛開的榆葉梅仿若一團團粉色的雲彩。隨處可見的玉蘭花瓣在微風中浮動,淡淡的花香沁人心脾。

  西側山坡底部,錯落有致的假山怪石與一汪清澗相映成趣。水面上橫跨著一座漢白玉拱橋。過了石橋往南走,便是一道木質半圓形長廊。

  長廊前,是一個大約200平方米的中心廣場。廣場白色的地面上,鑲嵌著一塊巨型泰山石,名叫『龍鳳呈祥』。邊上種有百年的海棠和油松,並配有紅楓、菊花、孔雀草、大麗花。踩著廣場東側的石階小路拾級而上,可見一座古色古香小亭。

  若不是坐落在八寶山革命公墓,恐怕人們都會以為這是一處風景別致的園林。但實際上,這裡的每一處花木、石雕、流水,甚至道路兩旁的燈座,都暗藏玄機。據八寶山革命公墓新聞發言人孟憲鎧介紹,這裡的樹木用於骨灰樹葬,草坪用於骨灰草坪葬,一塊塊的立石則可用於景觀石葬,就連廣場兩側的燈座,都可以用於骨灰安放。『如果逝者希望回歸自然,生態墓園還為其提供了骨灰撒散方式。』

  生態墓園將使用GPS定位

  據八寶山革命公墓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整個生態墓園佔據八寶山革命公墓北山的西側和北側,主要為生態墓園和骨灰廊兩部分。生態墓園名為融真園,佔地16000餘平方米,設計安放骨灰2000份。為了讓整個環境看起來更加和諧,公墓特地聘請了專門的園林設計公司進行景觀設計。不同於傳統墓地以排、號的形式進行墓地定位,這裡用非常古典的方式為各個墓區命名,分別是梅、蘭、竹、菊、松、楓、荷七個墓區,不同墓區之間以林間小道作為間隔。

  融真園內共有樹葬、花壇葬、草坪葬、自然石葬、水葬、骨灰撒散六種安葬方式,未來還可能將園區內路燈、廣場等多處細節用於安放骨灰。以自然石葬為例,在骨灰安置點處是幾塊錯落的自然泰山石,石頭旁邊的地面上留有一塊大約1張A4紙大小的石牌,上面刻著逝者的名字和生卒年月,以及所屬墓區名。牌子下方安置逝者的骨灰。若不是有石牌標記,很難發現這是一個『墓地』,整個小墓看起來與周邊的環境渾然一體。

  孟憲鎧表示,生態墓園內的墓碑沒有號碼,分散在墓園各處。為了方便家屬祭掃,今後還計劃推出GPS定位功能,每個在這裡安葬的骨灰都將獲得一個GPS定位地址。屆時,不清楚定位的親友可以通過GPS定位查找逝者的墓地位置,精確度可以控制在3米左右。

  另一部分為骨灰廊—玉岑園,為骨灰立體安葬區,佔地面積9600平方米,共建有10020個格位,以壁葬形式減少佔地面積,節約土地資源。目前,玉岑園內已經安放了4000餘份骨灰。

  據了解,八寶山革命公墓生態墓園於2014年1月啟動建設,2015年8月建成。整個園區保留了原有的大量樹種,種植了大規格喬灌木30餘種600餘株,小規格花灌木近萬株,有迎春、鳶尾、紫藤、月季、荷花等,營造出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綠,四季不謝、獨具魅力的特色墓園。其『先建公園後建墓園,生態優先、環境優先』的理念,將作為北京市生態墓園的范本,供全市各個墓園學習仿效。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