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留守兒童足球隊:水泥地上踢出來的全國亞軍
2017-03-27 10:02:00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村裡來的球隊『殺進』重慶

  2016年,從安州區『局長杯』冠軍,到綿陽市『綿州決』冠軍,迎新小學足球隊這匹『黑馬』,一路過關斬將,最終代表綿陽市小學足球隊,殺到2017年『花樣年華』杯青少年五人足球邀請賽決賽場。

  決賽由來自6個省市自治區的24支青少年球隊,共288名球員參加。高曉慶說,比賽的地點距離學校380多公裡,為了省錢,出發那天,教練馬順洗領著孩子們先坐公共汽車到安州區,再包車趕到重慶。

  顛簸5個多小時,馬順洗領著一支30人的男隊和一支18人的女隊到達足球基地。這兩支隊伍裡,最小的孩子只有8歲,最大的也只有12歲。進了場地,看到綠茵地,孩子們羡慕的表情讓馬順洗鼻頭有些發酸。而環顧周圍不少來自俱樂部的青少年球隊,落差更加凸顯。『1月份氣溫挺低的,俱樂部的小球員們個個穿得厚厚暖暖的,我們學生身上的球隊服裝還是夏季的。』

  為了盡可能減少支出,足球隊的服裝大多由當地的企業提供,一套100元左右,足球鞋幾十元一雙,『盡量保護好孩子,但價格上低廉一些。』看到孩子們臉上落寞的表情,馬順洗馬上鼓勵他們,『比賽比的是戰術,不是衣服。』孩子們似懂非懂,但被鼓勵後興奮起來。

  盼望能有一塊綠茵球場

  從1月19日到1月22日,比賽一連4天,歷經淘汰賽、小組賽、半決賽和決賽,這支留守兒童組建的足球隊,男隊取得全國亞軍,女隊收獲第五名。

  高曉慶回憶,那天比賽成績一出來就在鄉裡『炸開了鍋』,『有家飯店給我們孩子們做了橫幅,等孩子們等到晚上12點多。』將近凌晨1點,孩子們坐車回到了學校,『都很興奮,輪流捧著獎杯,嘰嘰喳喳講賽場上的事情。我也高興,覺得我們農村孩子,也是能做點事情的。』

  這和她三四年前印象中的孩子們已經有很大區別。『因為踢足球改變的細節太多了,這些留守的孩子們變得外向多了,和老師們交流自然而然也多起來。』

  但高曉慶仍有一塊心病。盡管家長們給予很多理解,但水泥地上奔跑,擦破、磕傷總會發生,常常這邊一個孩子剛跌倒哭起來,那邊又有孩子摔傷。連教練也成了半個醫生,醫藥箱成為訓練場上的必備品,『繃帶、消毒水、紅藥水、紫藥水、雲南白藥,都是用得最快的。』

  『能有一塊綠茵地就好了,家長和我們也都會放心些。』高曉慶嘆氣道。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