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散海外的文物能否『回家』需看機緣
文物流失海外,是國人的痛點。如何追討流失文物是人們十分關心的一個問題。
記者采訪獲悉,對於流失在外的珍貴文物,國際社會尚未達成共識,目前大致可以分為兩種態度:一是主張凡通過戰爭、掠奪等手段取得外國文物,均應當歸還原屬國。中國持此種立場,這一立場也得到了相關國際公約的支持。另一種是全球主義,主張文物不應歸還原屬國。2002年,英國大英博物館、法國巴黎盧浮宮博物館、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等18家歐美博物館聯合發表《關於環球博物館的重要性和價值的聲明》,反對將藝術品特別是古代文物歸還原屬國。理由是這些文物『已經成為保管這些物品的博物館的一部分,並且延伸為收藏這些物品的國家的一部分』。中國追回流失文物一般采取捐贈、商業回購、外交途徑、第三方斡旋和法律這5種手段。
至於這尊現身2017紐約亞洲藝術周拍賣會的頭像有無希望『回家』,趙昆雨說:『雲岡石窟流失海外造像百餘件,每年的佳士得、蘇富比(微博)拍賣會上,總會看到被拍賣的雲岡造像。因為競買人的信息是保密的,拍賣標一旦成交,其流向就很難追尋了。這尊頭像能否回家,還要看機緣,目前很難定論。』
盡管失盜的雲岡維摩詰頭像尚孤懸海外,但近些年也時有令人欣慰的消息。記者了解到,一些被拍賣的雲岡造像,因愛國人士的善舉,幸運地得以回歸祖國。如2003年3月26日,紐約佳士得拍賣會上,一尊高73.7cm的雲岡結跏趺坐佛像被美籍華人陳哲敬購得,後捐贈回國,現展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又如華裔王純傑先生在美國弗利爾藝術博物館工作期間,有一藏家帶了一件雲岡菩薩頭像准備參加拍賣會,藏家本來是請他作鑒定的,他看到是雲岡早期造像,心一動,就直接買下來了,後捐贈回國。
10年的雲岡研究,讓趙昆雨對武周山下這份珍貴的北魏遺產情感篤深。在他眼裡,每一件流失海外的雲岡造像,都像是被拐賣的孩子。他說:『梁園雖好,不是久戀之家。我們期盼著能有更多像陳哲敬、王純傑這樣的中國人,讓離散海外的孩子們早日歸來!』
本報記者郭斌通訊員梁有福
來源:山西晚報(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