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張獻忠江口沈銀是真事?專家找到了關鍵『證據』
2017-03-20 15:42:09 來源:央視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這些文物或折射出張獻忠敗走四川的往事

  從去年11月開始至今,四川彭山『張獻忠沈銀』水下考古工作發掘文物累計超過2萬件。昨日,考古隊還向央視記者展示了一批從未公布過的金銀器物。

  在考古隊首次公布的一批金銀器物中,最引人注目的是4塊金銀冊。在只有成年人兩個巴掌大的金銀冊上,滿是刻印的文字。這些冊子記錄了明朝藩王冊封的榮寵,也折射出張獻忠敗走四川的舊事。

  劉志岩表示,如果是冊封兒孫嬪妃,藩王用的就是金冊;如果冊封郡王,藩王用的是銀冊。這說明,明王朝有一整套分封體系。

  除了這些屬於明朝王室宗親的金銀冊,考古隊還展示了一批金首飾、金錠銀錠等,這些器物可能原屬於達官貴人或者皇室宗親。

  文獻記載,張獻忠一直在長江流域包括中西部地區轉戰,他沒有特別穩定的經濟來源。通過沿途劫掠富豪,纔能維持軍隊物資的運轉。從目前發現的文物來看,這種情況很可能是真實的。

  灘涂考古開創先河

  『張獻忠沈銀』水下考古是在四川彭山岷江河段內進行,河水湍急,水下能見度幾乎為零。河底淤積的不僅是泥沙,還有大小不一的大量石塊。為了將水下不可控的環境轉變成可控的穩定發掘區,考古隊獨創了一系列發掘方法和手段。

  在發掘現場,考古隊先鎖定區域,再在周邊建起一個圍堰,把裡面的水排乾。這種方法被稱作灘涂考古,它開創了我國內陸河流考古的先河。

  劉志岩說,考古隊在工地專門設立了一個篩選區,四五臺挖掘機輪番上場。每天,分揀員都要從大約幾十噸的沙石中篩選文物。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