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張獻忠江口沈銀是真事?專家找到了關鍵『證據』
2017-03-20 15:42:09 來源:央視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民間有這樣一個傳說:明末清初農民起義將領張獻忠兵敗四川,曾經『江口沈銀』,把大量的金銀財寶沈入江底,然而具體地點卻成了謎。今年1月5日,彭山江口沈銀遺址水下考古發掘正式啟動,而在近日,考古隊發現了大量文物,這使得張獻忠的傳說又離現實近了一步。

  張獻忠起義失敗江口沈銀

  據一些史料記載,明末農民起義領袖張獻忠於崇禎十七年(1644年)8月9日佔領成都,建立大西國,改元大順。1647年7月,張獻忠率部與明朝殘將、川西地方將領楊展在彭山江口激戰,潰不成軍。張獻忠和部分官兵逃回成都,而滿載金銀的船只多數被燒或因相互撞擊,沈入江中。

  首次發掘木鞘沈銀印證史料記載

  在『張獻忠沈銀』的傳說中,有說法稱其用了掏空的樹乾藏銀的方式,但一直以來沒有獲得確鑿的實物印證。3月16日下午,考古隊終於在發掘區域的最北端發現一塊相對完整的木鞘。

  江口沈銀水下考古隊領隊劉志岩表示,清代文獻有這樣一種記載:當時張獻忠在轉運財富的時候,他的銀子都是裝在這種木鞘裡面的。之所以用木鞘,是因為這種運輸方式很方便,兩個人一抬就抬走了。此外,木鞘上有一個簡單的榫鉚結構,放兩個鐵片,加工起來也很迅速。

  出水25件精美金器或是皇族器物

  3月18日,考古人員又發現了數件精美的金器,這令他們興奮不已。

  在總共25件新出水金器中,個頭最大的是一塊金錠,托在手裡很有分量。

  在隨後清理中,考古隊還接連發現金耳環、金簪子等器物。考古專家推測,這些極有可能是明朝皇族藩王的器物。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