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小牛公司稱提供的服務屬『二次開發』
經過幾個月的接觸,李先生越來越覺得這家小牛公司是在借著『支付寶』的旗號招攬生意。『據我了解,這個公司和支付寶並沒有任何關系,所能提供的服務,也僅限於幫商家開通支付寶服務窗,但這個項目卻是支付寶對外開放的免費服務!』李先生稱,他認為小牛公司提供的服務完全不值自己所支付的兩萬多元服務費,『並且並不存在所謂的行業冠名和扶持,報名現場的承諾,只是讓大家交錢的說辭和誘餌。』
李先生稱,冷靜下來後他仔細查看了簽訂的合同,發現會場所說的那些口頭承諾,合同上都沒有。『當時會場混亂,沒仔細看,合同上根本沒有保護我們權益的條款。』
3月13日,記者在網上查詢到小牛公司對外公布的官方聯系方式,撥打後卻發現電話已停機。記者隨後又撥通了李先生提供的另一客服電話,記者先以商家身份諮詢,接電話的工作人員十分警惕,反復核實記者的身份後稱『活動名額已用完,需再申請』。當記者問到許諾李先生的服務為何並未做到時,該工作人員稱自己是人事部工作人員,『聽到電話響,臨時接聽,具體情況不清楚』。
3月14日下午,記者輾轉聯系上小牛公司一位趙姓經理,趙經理稱公司有支付寶的授權。記者提出,合同服務內容中的一些項目、模塊,是支付寶對外開放的,商家可自行選擇開通這些功能,不需通過第三方來開通。趙經理稱,模塊雖可自選,但一些商家仍需額外的技術支持,並稱『支付寶把端口開放給有資質的公司,去跟企業做平臺軟件的二次開發』,趙經理表示他們的服務就屬這一類型,且他們與杭州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有協議,而這家公司有支付寶的授權。趙經理稱,李先生的投訴公司會妥善處理。記者提出想看一下授權的相關證明,趙經理稱自己在外地出差,15日上午會和記者聯系。
說法?支付寶表示未授權任何商家進行這樣的收費行為
那麼,小牛公司的趙姓經理說的是否真實呢?記者就此事向支付寶公關部工作人員求證。3月14日晚10時許,記者得到的答復是:經了解,小牛公司和支付寶沒有任何關系,小牛公司趙經理所說的杭州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也未得到支付寶方面的授權。『對冒用支付寶名義進行斂財的任何行為,我方將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這名受訪的支付寶公關部工作人員稱。
截至3月15日下午2時許,記者一直未能等到小牛公司趙經理的電話。記者再次致電趙經理,表示想看一下授權書,趙經理讓記者『再等等』,並稱李先生的事情公司已妥善解決,雙方已達成新的共識。
3月17日下午,記者與投訴人李先生取得了聯系,李先生稱:『目前,我已拿到了1萬元的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