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傳廣東清遠市清新區第一中學發布『史上最嚴』男女交往校規『共同進出飯堂,互為彼此打飯,共用一個餐盤,互喂食品;給異性拎提包、外套等隨身物品;接受或給予異性食品、禮物;在校道、運動場、男女生宿捨周圍等地點附近逗留;異性間肢體性接觸』等皆被禁止。其中一些近乎苛刻的校規引起網友熱議。(中青網3月16日)
據調查,校方制定此規定的初衷是規范學校男女生青春期正常交往行為,讓學生健康成長。網上流傳的『最嚴校規』也只是內部討論稿,並未開始實施。後續學校將繼續征詢教師意見,並召開學生代表會議,聽取學生心聲,再結合學校男女生交往中存在的問題,修訂完善此規定。
但學校這『畫蛇添足』的內部意見稿,確實有待商榷。青春期是最活躍的年紀,也是人生中最叛逆的時期,背負著中考、高考的重擔,很容易做一些過激行為。在情竇初開的年紀他們自己很難把握交往的尺度,男女生之間的相處也成為老師和家長操心的難題。不可否認,學校制定此規定的初衷是好的,是想讓男女同學彼此約束自己的行為,不影響彼此正常的生活學習。但是諸如『男女不得共同進出飯堂、不得接受或給予異性食品、禮物』的規定確實有點過猶不及了。這樣的規定,在一定時期內確實可以有效避免一些不文明行為,但是長期執行勢必會影響學生們之間正常的溝通交流甚至友誼。學校禁止異性間肢體性接觸、禁止公交車上女生做男生大腿等並不文明行為,無疑是好的。但同學生日送個禮物、同學餓了幫忙帶點食品,這些正常的社交活動也被禁止就有點『畫蛇添足』了。
物極必反,規范青春期男女生行為應以教育引導為主。不切實際、不合情理的強硬規定反而可能會引起學生更大的抵觸心理。青年時期男女學生處於生理發育期,對兩性關系還處於懵懂狀態,難免好奇。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是正常的,學校應該多考慮學生內心深處的想法,並加以正確的教育引導,促使其自覺的約束不文明行為,而不是靠強硬的規定禁止學生的正常社交。
總之,要想從根本上杜絕男女學生之間的不文明行為,得找到問題的根源,對癥下藥,要『疏』不要『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