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理念,常講常新
實現『十三五』發展目標,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是關鍵。『五大理念』中,創新是方向、是鑰匙,更是習近平兩會期間必談的內容。
5次到上海代表團,習近平次次都講到創新。從科技創新到制度創新,習近平年年作出部署,要求上海當好『創新發展先行者』,先行先試,大膽創新。他今年對上海提出的4個『新作為』,創新是關鍵。
在解放軍代表團,習近平講得最多的就是軍民融合發展,幾乎每年都要『劃重點』。開展軍民協同創新,推動軍民科技基礎要素融合,加快建立軍民融合創新體系,『創新』這個軍民融合發展之要,習近平不厭其煩,一遍遍強調。
創新發展,人纔是重要因素。政協人纔濟濟,習近平一直高度重視。
2013年參加科協、科技界委員聯組會時,習近平指出,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變『要我創新』為『我要創新』。
2017年在民進、農工黨、九三學社委員聯組會上,習近平專門強調激發知識分子創新活力和潛力,聚天下英纔而用之。
習近平常說,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習近平講創新,就是要求扭住『牛鼻子』,持續抓好,等於為發展裝上了『永動機』。

2017年3月4日下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的民進、農工黨、九三學社委員,並參加聯組會,聽取意見和建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參加看望和討論。新華社記者饒愛民攝
久久為功,一張藍圖乾到底
歷次兩會,無論是扶貧、改革、創新還是生態保護、『三農』問題、作風建設,習近平都是一個環節一個環節抓,一個節點一個節點抓,一抓到底。
抓『長』,是習近平對待工作一貫的態度。他不止一次強調,抓工作就要有久久為功、利在長遠的恆心和耐力。
『貧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習近平用這句話形容工作抓『長』的重要性。改革發展,脫貧攻堅,每一項工作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的就是拿出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用釘釘子精神,鍥而不捨地抓下去。
回看這5次兩會中習近平長抓不懈的幾件大事,從始至終他都要求不達標准決不交賬,從不滿足於一事之成、一時之效。
善始善終、善作善成,『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張藍圖乾到底,是習近平的工作作風,也是習近平的人格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