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記者 王子暉
【學習進行時】回顧習近平總書記兩會期間到團組的活動不難發現,許多重要工作和關鍵問題,歷年兩會他都要突出強調,不斷提出要求。新華社《學習進行時》原創品牌欄目『講習所』今天推出『語重心長』系列之《習近平兩會新語之『長』字篇》,用一個『長』字解讀習近平是怎樣『咬定青山不放松』的。
十八大以來5次兩會,習近平先後30次『下團組』,參加16個代表團審議,看望過11個界別政協委員。他認真傾聽和記錄代表委員的發言,在講話中部署了許多工作。對重要問題,他每次都『長』講;對重要工作,他反復強調要『長』抓,要久久為功。

2017年3月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四川代表團的審議。這是習近平同代表親切交流。新華社記者蘭紅光攝
區域短板,長抓不懈
扶貧事關民生福祉、全面小康,是習近平最關心的事。每年兩會,他都要著重強調脫貧攻堅。
西部地區是脫貧攻堅最突出的短板,我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超過一半在西部。每年兩會習近平到過的代表團必有西部省份。2013年是西藏,2014年是貴州,2015年是廣西,2016年和2017年是青海和四川、新疆。
在這些代表團,習近平同代表們一起討論交流,摸情況、找窮根,不斷強調『貴在精准』、『扭住精准』。今年在四川代表團,習近平又提出要下一番『繡花』功夫,將精准貫徹全過程。
『脫貧不要脫離實際隨意提前』『防止返貧和繼續攻堅同樣重要』『堅決制止扶貧工作中的形式主義』『決不讓一個少數民族、一個地區掉隊』……這些需要特別注意的問題,習近平十分重視,每次到代表團都有新要求。
除了西部,東北三省習近平也非常關注。5次兩會,他4次來到東北三省代表團。
近年來,東北三省經濟增速放緩,結構性矛盾突出,習近平連續『把脈』東北發展,為結構優化昇級『補課』,目的非常明確,就是要讓東北三省『揚長避短、揚長克短、揚長補短』,走出全面振興新路子。
『一定要調結構啊。』習近平反復叮嚀。
今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之年,來到遼寧代表團,他再次突出強調了振興實體經濟。
這些區域短板,事關全局,又都是『硬骨頭』,必須『啃』下來。
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關鍵在黨。從嚴治黨也是習近平長抓的一項內容。
在各代表團,他談『三嚴三實』,強調政治生態,要求抓住『關鍵少數』,一再指出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意義,不斷詮釋著『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

2017年3月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海代表團的審議。新華社記者馬佔成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