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治國理政新實踐·貴州篇】貴州: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綠色畫筆』繪就生態家園
2017-03-14 21:29:06 來源:貴陽網-貴陽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梅蘭山山體公園

  陽春三月,走進位於貴州省貴陽市烏當區的羊昌·花畫小鎮,五顏六色的郁金香漫山遍野,匯成一片花的海洋。而花畫小鎮,只是該省良好生態的一個縮影。

  綠色是貴州的原色,『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近年來,貴州各地始終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堅持環境為重、建保並舉,積極構建資源節約、生態良好的空間布局和產業體系,促進形成綠色低碳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聚焦生態建設,形成了生態文明建設新格局。其中,省會城市貴陽市烏當區按照市委『守底線、奔高標』的要求和建設『千園之城』的目標,多措並舉,擦亮了『黔中秘境·生態烏當』品牌形象。

  治理生態環境建設宜居家園

  走在烏當區溫泉路松溪河畔,鳥語花香,空氣清新。附近居民張成貴飯後准時來這裡散步,『這條河正在變得越來越乾淨,而且這裡很快就會建起一個山體濕地公園,到時候環境會更好,風景肯定更漂亮。』對未來的松溪河,張成貴和附近許多居民滿懷期待。

  如今,對於新天城區的居民來說,身邊最顯著的變化之一就是松溪河、環溪河的變化。從前的『污水溝』正在重新變得清澈,沿岸還建起了濕地公園。

  環溪河為松溪河支流,松溪河為南明河支流,南明河為長江流域烏江支流。松溪河發源於貴陽烏當奶牛場,全長9.335公裡,其支流環溪河全長4.113公裡,被譽為烏當人民的『母親河』。

  近年來,隨著烏當區經濟社會以及城市規模的快速發展,松溪河接納了奶牛場、火石坡、養牛坡和新天新城區的排水,兼備『景觀河』和『泄洪河』功能,污染程度加重,直接對當地居民的生產和生活造成影響。

  多年來,烏當區也針對松溪河污染進行過持續治理,但由於傳統治理手段的限制,無法根治。為切實改善『母親河』的面貌,讓居民有一個更加宜居的生態環境,去年3月,烏當區正式啟動松溪河、環溪河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將生態元素、景觀元素、文化元素、經濟元素巧妙地融入,打造清淨的、生態的、開放的、文化的、繁榮的松溪河、環溪河生態景觀帶。

  整個項目分成兩期進行。其中,松溪河河道生態治理9.3公裡,環溪河河道生態治理4公裡。今年預計完成排污管新建、維修,水生植物、親水植物種植,復合木棧橋、親水平臺、騎游道建設、管理用房、休閑廣場、1.5米寬青石步道建設等。目前,項目建設正在快速推進,一幅水清、岸綠、景美的烏當版『清明上河圖』正在繪就。

  建設千園之城扮靚城市環境

  近日,在烏當區大龍灘濕地公園建設現場,處處是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挖掘機等各式機械來回穿梭,工人們或栽種綠化苗木,或平整土地,或建造景觀。

  今年開建的大龍灘城市濕地公園,位於烏當區新天社區北衙村大龍灘環溪河上游,規劃面積70畝,是松溪河、環溪河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的一部分。計劃根據大龍灘的實際情況對當地的河流、濕地、駁岸進行綜合治理,種植水生植物,對周圍開展綠化種植,提昇周圍的生態環境,並修建健身步道、健身設施、體育場地等,將大龍灘打造成為一個供市民休閑游玩的綠色空間。

  目前,大龍灘濕地公園建設進度已基本完成場地平整;各濕地、羽毛球場、游泳館等基本開挖完成;小亭基礎、棧橋基礎完成;古井基礎完成;生態駁岸石初步擺放完成60%。

  『這兩年來,身邊的環境越來越好了。以前從來沒有想過,公園能夠建到我們的家門口,現在大家都很期待這個公園,以後吃完飯就可以出來跑步,就像自家有了座後花園似的,太好了。』提起今年即將完成建設的梅蘭山山體公園,市民劉澤平開心地說。

  據烏當區生態文明建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從去年起,烏當區計劃用4年時間建設各類公園72個,到2020年底全面完成『千園之城』建設目標。去年已完成建設13個公園。而今年,烏當區緊扣『一河百山千園』自然生態體系構建,將全面建成松溪河環溪河濕地公園、梅蘭山山體公園、大龍灘等27個公園,加快建設水東文化公園、黃連森林公園,大力營造綠色的宜居環境。

  發展生態經濟釋放生態紅利

  這幾日,羊昌·花畫小鎮異常熱鬧,漫山遍野的郁金香吸引著四方游客。

  而僅僅幾年前,這裡還是荒山一片,而如今卻成了一片花山秀色。以『花』為主題的小鎮形態,『花』的文化、『花』的產業鏈條、『花』的經濟業態,通過打造花畫小鎮,發展花卉產業,不僅讓羊昌鎮的生態環境更加宜人,也鼓了羊昌鎮老百姓的腰包。

  依托農業園區的輻射帶動,羊昌鎮加快產業結構轉變,加快發展花卉產業步伐,以羊昌·花畫小鎮建設為核心,向馬場、百宜、新堡輻射,營造苗木花卉生態廊道,打造四季花卉園區,形成點、線、面相結合的花卉生產格局。生態經濟正在為羊昌和羊昌的群眾釋放著諸多紅利。

  而在下壩鎮岩山村,漫山遍野的櫻花和村落構成一幅春意盎然的美麗畫面。

  『希望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看著漫山遍野的櫻花,岩山村翁找組的村民王明洪滿懷期待。早在2011年,王明洪用鎮政府發的苗種了4畝櫻桃,不曾想,這些櫻桃樹竟成為王明洪家庭經濟的『頂梁柱』。在嘗到甜頭後,他不斷擴大種植規模,如今,王明洪家所有的土地都種上了櫻桃,種植面積達18畝。

  現在,岩山村幾乎家家都種櫻桃,而下壩也成為了遠近聞名的『櫻桃之鄉』,全鎮種植面積已達3.5萬畝。除了櫻桃外,下壩鎮還不斷培育新的品牌水果。如今,青脆李、脆紅李、楊梅、艷紅桃、百香果、水果型西紅柿等特色水果也在下壩不斷發展壯大。截至目前,下壩鎮果樹種植面積已達5.3萬畝,在綠化家園的同時,有效實現促農增收致富。(記者:樊榮文/圖來源:貴陽日報)

責任編輯:王傲

【專題】習近平治國理政進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