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治國理政新實踐.廣東篇】深化改革 廣東攻堅克難再出發
2017-03-13 20:58:57 來源:南方  作者:張瑋 鄭佳欣 湯凱鋒 盧軼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縱深推進

  聚焦關鍵性和基礎性改革的突破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上,廣東繼續給力。今年,廣東將突出重點、攻克難點,聚焦關鍵性和基礎性改革進行攻堅突破,把改革不斷向縱深推進。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快推進國企國資改革。『我希望混合所有制的實施能夠提高企業的競爭力,有效地調動企業經理人和員工的積極性,使他們聰明纔智能夠發揮得更充分,實現企業的追求,也貢獻社會。』全國政協委員、華潤集團董事長傅育寧認為,改革進入『深水區』,企業的轉型發展也進入關鍵時期,只有持續的創新意識和能力,並強化執行,纔能突破發展中的瓶頸。

  全國人大代表、美的控股高級副總裁袁利群期待廣東在財稅金融體制改革方面繼續探索。『去年企業減稅降費效果從總體來看是非常可觀的,說明企業從營改增中受益明顯。』袁利群表示,營改增的價值不僅在於規范國家稅務管理,或是為提昇征收效益打基礎,對於企業來說,營改增推行的重要意義之一是增加了一系列此前不能抵扣的項目。比如,對於實體企業開支較大的不動產投入,營改增後可以分兩次進行抵扣,這對制造業的減稅有著重要意義。

  『為什麼說全面深化改革今年起要以關鍵性改革為切入點,進入到真正的「攻堅期」呢?就是因為目前改革難度相對較小的,已經正在實施或啟動實施。』張傳衛表示,廣東在已有工作和成效的基礎上,在目標、任務、方式、政策、路徑、舉措等方面深化落實各項改革措施,不斷取得實質性進展。

  重點發力

  用改革的辦法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

  在政府工作報告提到的2017年的9項重點工作任務中,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為第一項,折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之年的任務之重。用改革的辦法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是今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鮮明指向。

  數據顯示,去年廣東壓減鋼鐵落後和過剩產能307萬噸,超額完成任務;國有關停類『僵屍企業』實現市場出清2394戶;進一步清理規范行政事業性收費,每年為企業減負131億元;啟動補短板重大工程,將18項、總投資2.25萬億元的補短板重大工程納入省重點項目調度。如此亮眼表現的背後,是廣東全面深化改革的堅實步伐。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全面深化改革中其他領域改革強化互動,激發出強大動能。『在所有的改革中,政府自身的改革是關鍵。牽住這個牛鼻子,以重點領域改革的一子落,帶動經濟棋局的全盤活。』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社科院產業經濟研究所所長向曉梅表示,廣東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主動積極作為,通過為企業減負、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等,不斷激發發展活力。

  『金融領域改革對於廣東自貿區來說尤為重要,可以集聚高端資源,利用好境內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金融改革挖潛空間還很大。』全國政協委員、招商銀行原行長馬蔚華說。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王傲
【專題】習近平治國理政進行時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