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紮根在中國大地上——從基層人大代表履職看『中國式民主』活力
2017-03-13 09:17:52 來源:新華社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如今,『一村一幼』計劃已在大涼山全面鋪開。在涼山州甘洛縣,增停了三列火車。今年全國兩會,她又繼續提出關於加快發展寄宿制教育的建議。

  『聽民意、寫建議、看落實,這是人民代表應盡之責。』潘成英說:『我和每個大涼山人,都在推動社會進步。』

  因為代表著父老鄉親,他們為人大利益鼓與呼;因為深知人民的冷暖,他們始終講真話、述實情。

  發現水質急劇惡化的危機,周潮洪代表連續4年提出加強引灤入津水源地潘大水庫保護的建議;心疼村民們因病返貧、因病致貧,馬玉花代表多年連續提出加強基層醫療隊伍建設;看到農村老人帶孩子『光知道嬌不知道教』,馬文芳代表呼吁完善農村留守兒童關懷教育機制;知道農民『最缺啥』,張全收代表建議政府加大投入建立健全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網絡;調查的11個養老院只有一個『沒臭味』,杜慶申代表建議有條件的行政村都應辦起養老院……

  為了讓大多數沒有經驗的基層代表能夠具有相應的履職能力,每一位代表都要經歷嚴格的培訓和鍛煉。

  『最開始拿到厚厚的「國家賬本」時我心裡挺發怵的,審議預算報告時也不知道該說什麼。』來自農民工群體的朱雪芹代表說,『經過培訓學習,我現在已經能很快找到報告中與農民工、農業和農村相關的數據,發表的意見和寫出的建議也不再是外行話。』

  關切民生的痛點難點,聚焦改革的熱點焦點,越來越成為基層人大代表發聲的重點。福建省人大常委會研究室主任徐平說,從近年基層人大代表所提的建議和議案來看,他們的履職能力在不斷提高,視野不斷拓寬,反映的問題更具普遍性,提出的建議更具可操作性,『中國式民主』的智慧不斷閃光,『人民當家作主』的質量日益提昇。

  為了能把『有分量』的建議帶到北京,有的代表犧牲了全年節假日,有的代表自己掏錢搞調研,有的代表硬是走壞了很多雙鞋……

  『我們就是一個小「橋梁」,用腳調研,用心建言,把農民的聲音、農村的問題傳遞出去,讓政策制定有所依據,讓農民兄弟從中受益。』建議提高涉農保險額度的范海濤代表說。

  民意所向,民主所在。基層人大代表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他們所到之處,留下了民主堅實的腳印。

  他們的調研,深入社會的肌理;他們的聲音,飽含時代的熱度;他們的履職故事,就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生動實踐。

  激揚『中國式民主』的力量——他們帶著人民的熱盼,積聚點滴的火光,匯入中國夢的光明與希望

  『我們通過近一年的努力,到去年12月25日,32戶首批易地搬遷的人家全部入住新屋,家家戶戶貼起對聯,過了個開心年!』在湖南代表團的小組審議中,向平華話音未落,激起一片掌聲。

  大家清晰記得,2016年3月8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來了。當時,張家界市慈利縣龍潭河鎮黨委書記向平華就精准扶貧發表了意見,『總書記跟我們一一握手。我說:總書記講話我都認真記下來了。2020年要全面脫貧,殘疾人、家裡因病致窮的人怎麼辦啊?總書記一句話就講了,要對特困人員實行供養機制。』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打贏這場硬仗』的囑托,向平華回到家鄉,就爭取資金,興建學校,實施易地搬遷扶貧。經農戶簽字同意,實行統籌統建,打造民族特色街,讓農戶『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讓鄉親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上下互通、同頻共振。通過人民代表大會這個暢通無阻的民主平臺,國家的意志、代表的工作和人民的意願構成良性的循環,將民主的營養不斷輸送到社會的每個細胞。

  今年春節期間,47歲的薛海英代表再次得到環衛工友們的拍手稱贊。在她的持續推動下,天津市出臺了一系列更為嚴格的煙花爆竹安全管理舉措,而她所工作的區域在今年春節期間,已接近於『零排放』。

  過去,每年除夕過後,薛海英和工友們都要花費多出一倍的時間清掃煙花爆竹燃放後的廢物,而且居民因燃放煙花爆竹受傷的事件也時有發生。在大家鼓勵下,薛海英連續幾年提交了關於進一步限制燃放煙花爆竹的建議。

  第一年參會時,薛海英壓力很大,『晚上睡不著,瘦了好幾斤』。通過參加培訓和向其他代表『取經』,她的調研越來越深入,提出的加快推進垃圾分類處理、促進農民工『市民化』等建議越來越有針對性。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出現了『支持農民工在城鎮購房』的表述,薛海英立刻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大家。

  從陌生到熟悉,從生澀到自信,一個個基層人大代表從『江湖之遠』走入『廟堂之高』,在國家發展、社會進步的年輪中,留下自己的印記,貢獻自己的力量。

  對於北京西三環附近居民區的保安朱良玉來說,國家的法律與規劃似乎與他『相距甚遠』。然而,他沒想到,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後,他關於設立襲警罪的建議被寫入了刑法修正案(九);他關於重視保安服務業的建議被列入國家綱要實施細則;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意見》中,也有他和代表們共同的聲音。

  從提建議『膽子小』到牽頭寫議案,從只了解自己『那一方水土』到談得出『一番國家戰略』……跨越千山萬水,一個個走向國家政治舞臺中央的『小人物』,帶來的是一個個改變中國的大變化。

  從警20多年後到企業任職的全國人大代表陳偉纔,依然保持著很強的『警色』:連續7年『盯住』電信詐騙犯罪,從手機實名制到買賣信用卡入刑,再到轉賬延時到賬,建言不斷。

  代表們的堅持,終成正果。2016年9月,全國手機用戶一律實名制,逾期不實名認證的被停用;12月,央行明確ATM轉賬延遲24小時到賬,一系列打擊電信詐騙的有力舉措相繼推出。

  『一份建議就可能變成法律條文,也可能影響數以億計的財政資金的撥付,所以說,基層人大代表的每條建議都重千鈞,怎麼重視都不為過。』連任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廣州律師》雜志主編陳舒說。

  他們播下民意的種子,收獲民主的果實。今年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顯示,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主席團交付有關專門委員會審議的462件代表議案,已全部完成審議工作;代表提出的8609件建議、批評和意見已全部辦理完畢,建議所提問題得到解決或者計劃逐步解決的佔80.6%。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知識界人士聯誼會會長朱列玉說,人大制度提供了行使權力、履職盡職的平臺,為了國家富強、人民幸福這一共同目標,建設性地提出問題和建議,我們這個制度平臺『能乾事,乾成事,乾好事』。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認為,在中國,執政黨通過開放機制,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擁有最廣泛的社會基礎。中國民主有更廣泛的參與,包括基層的參與。

  聚沙成塔,涓流匯海。『中國式民主』的偉力,就在於喚起了億萬人民。

  憶往昔,當人大代表騎驢趕馬、輾轉進京、一路浩蕩,有人疑惑:民主這個舶來品移植到新中國的土地上,會開出怎樣的花?結出怎樣的果?

  看今朝,當人大代表帶著發展的成果與時代的夢想齊聚一堂,有人驚嘆:民主已在這片土地的滋養下長成參天大樹,以繁茂的綠蔭護佑人民。

  60多年前,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誕生宣告濃墨重彩:『我們正在前進。我們正在做我們的前人從來沒有做過的極其光榮偉大的事業。我們的目的一定要達到。我們的目的一定能夠達到。』

  現在,習近平總書記的深刻論斷,昭示『中國式民主』圖景錦繡:『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歷史由人民創造!未來在人民手中!(執筆記者:張旭東、吳晶、季明、葉前、康淼;參與采寫:施雨岑、史競男、仇逸、李鯤、許雪毅、丁靜、許曉青、周相吉、於濤、許祖華)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楊雪

【專題】2017全國兩會

【兩會動新聞】2017年全國兩會微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