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人大代表董林說,總書記提出的『擼起袖子加油乾』這句話特別能反映我們煤礦工人的力量,他的微信頭像就是這個。中國青年網記者 郭蕾 攝
中國青年網北京3月11日電 董林,來自山西焦煤西山煤電杜兒坪礦,平時主要從事的是一線井下掘進工作,以機械設備的維護與修理為主。用他的話說,自己就是一名普通的煤礦工人。今年已經是他第五年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參政議政。
董林告訴記者,過去幾年,他提出了三十餘條建議。其中,通過棚戶區改造進程加快,職工逐步搬遷到新房;農民工的維權渠道越來越順暢,法律意識越來越強;退休職工養老金連年增長;稅費改革減輕了企業的負擔;企業辦社會列出了時間表也將在2018年逐步移交。他說,『這都讓我感到作為一名人大代表的職責。能夠及時反映民心民願,架起人民和政府之間的連心橋,就是作為一名代表的天職。』
今年,董林又帶來了三個圍繞煤炭企業發展和提高煤炭職工生活水平的建議。
第一是《關於研究制定煤礦合理工作日制度的建議》。董林說,我國經濟發展進入了新常態,煤炭需求放緩、市場供應寬松成為新常態,煤炭供應保障能力進一步提昇。與此同時,隨著煤礦機械化、現代化水平的提高,為煤礦工人縮短勞動時間創造了條件。因此,他建議在全國煤礦實行276個工作日制度,降低煤礦職工工作強度,改善煤礦職工生活質量。進一步規范煤礦生產作業時間。
第二是《關於煤炭井下工人退休制度的建議》。董林向記者介紹,煤炭生產是艱苦行業,身處地層深處,工作環境艱苦惡劣,職業病高發,精神壓力大,體力消耗大,受這些因素的影響,礦井職工的身體機能下降的速度快於其他行業。『礦井職工每天實際工作時間大多在10-12個小時,長期繁重的體力勞動使礦工在45歲左右就不能勝任井下工作。因此,我建議將煤礦職工的退休年齡提前到50歲。』
第三是《加快推進煤炭企業『三供一業』移交工作的建議》。董林說,主要因為煤炭企業負擔太重,地方政府財力有限,『三供一業』分離移交難,希望中央加大財政支持力度,推動移交工作。
在談到履職期間最大的感受時,董林說,『最大感受就是自己有了迅速的成長。』他說,他很珍惜每次參會、調研、走訪、代表培訓的機會,這對他來說都是一次進步的機會。『剛當代表的時候,就覺得代表是一種至高無上的榮譽,而通過每一次的參政議政,我明白了代表還是一份沈甸甸的責任,每次在看到和聽到其他老代表在兩會期間的發言,觀點那麼充分,發言慷慨激昂,游刃有餘,都讓我更加認識到作為一名基層代表,最有利的條件就是生活和工作都在人民群眾、職工隊伍當中,能夠第一時間了解和掌握最基層的心聲。』
董林說,學習是提昇履職能力最有效的途徑,每次參加人大代表活動都能更多地了解到一些關於經濟、社會、民生方面的問題,大大拓展了視野,提高了對社會現象和社會問題的觀察、思考能力,既學到了知識,也提高了履職能力,每次代表大會也漸漸能提出好的有價值的建議。
『自豪,除了自豪就是驕傲。』在談到與國家領導人坐在一起討論國是的心情時,董林這樣說到。作為一名基層礦工代表,能夠參政議政已經是很大的榮幸,能夠跟國家領導人坐在一起討論國是,說明基層(群眾)的政治地位在逐步提高,國家對基層非常重視,也看得出國家對基層的關心關懷。『前幾天開會的時候說第十三屆代表的選舉辦法,說到了基層的代表要逐步增加,這充分體現了人民當家作主,也體現了一個國家的民主,向著更加民主的制度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