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看昇國旗是去年兩會的時候,這算是記者上會的福利啦。』3月5日清晨6點,北京人民大會堂東門外,記者們已經排起了百餘米的長隊等待安檢。初春的北京乍暖還寒,有人跺著腳、有人搓著手。晚到的記者有些郁悶地問『你們幾點來的?』排在最前面的人輕哼了一聲,自顧自說著『凌晨3點就到了』。

記者深夜排隊佔位時,將自己裹得嚴嚴的,進行短暫休息。
3月5日9時,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正式拉開了大幕。為搶到更便利的拍照、攝像和提問位置,人民網全國人大前方報道組早早來到人民大會堂東門外等待安檢。有趣的是,隊伍變得越來越『厚』了,為能離大會堂東門更近些,人們不自覺在往前擠著、在寒風中咬牙等著。
7:40分左右,開始安檢了!『慢一點,注意安全。』大會堂執勤戰士們不停善意提醒著。
在大會正式開幕前,『部長通道』上的答問是各家媒體爭搶的焦點。剛一通過安檢,有人扛著三腳架、拎著攝像機,也有人抱著大衣、背著包,撒腿就往『部長通道』方向跑。平時看著柔弱的女記者,奔跑的速度絲毫不遜色。
8:10分至8:50分,有11位部長接受了記者的采訪。『速記文字敲出來了,編新聞的同學自己拿哈』『圖片扔圈裡了,請後方編輯對接』『領導在線等審稿呢,大家速度了』『稿子發了,微博微信盡快傳播』『推薦首頁專區了,截圖扔群裡』……

采訪完嘉賓,記者們趴在大廳裡發稿,搶速度、拼深度、比角度。
各司其職、查缺補位、一氣呵成,是對這短短一小時采訪的真實寫照。付出得到的回報也令人欣慰,《國家工商總局局長張茅:網購不是法外之地》《農業部部長韓長賦:有一天外國人會來中國買奶粉》《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讓脫貧經受歷史檢驗》等一批稿件,作為原創首發被各大媒體廣為轉載。
『剛剛針對部長答問的延伸解讀,已經傳給了後方導播。』『視頻資料剛剛發給你啦』『收到了,用上了』『親,麻煩手機端給推薦下唄』『正等著你消息呢,放心』......這不僅讓人感到,兩會報道創新出彩,關鍵還要『融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