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時評  >  新聞
搜 索
【專家談】精准脫貧既要兌現承諾更要科學推進
2017-03-08 17:51:16 來源:法制網  作者:宋雄偉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2017年『兩會』系列評論(8)

  3月7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遼寧代表團審議時,認真聽取了代表李希關於遼寧脫貧攻堅奔小康的匯報,特別提到,脫貧攻堅一定要紮紮實實,我們的時間表就是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還有幾年時間,不要脫離實際隨意提前,這樣的提前就容易摻水。『脫貧攻堅不能隨意提前』的新論述,是習近平同志對於正在大力推進的精准扶貧工作的最新要求。

  貧窮不是社會主義。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們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砥勵前行,不忘初心,實現了生產力大發展大飛躍,人民群眾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國的貧困發生率從上世紀80年代的80%以上下降到2014年的7.2%。201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出臺,號角再次吹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已經離我們如此之近,黨中央再次向全國各族人民做出莊嚴承諾,提出要在2020年實現7000多萬貧困人口脫貧、所有貧困縣全部摘帽,通過實施精准扶貧方略幫助貧困群眾走出貧困陷阱。精准脫貧是我們黨的神聖使命,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我們務必要聚全黨之力、集全黨之智,積極有為,奮發向上,向全國各族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扶貧開發要增強緊迫感,真抓實乾,不能光喊口號,決不能讓困難地區和困難群眾掉隊。一分部署,九分落實,軍令狀已立,我們要把承諾轉換到一項項具體政策、一個個具體項目上來,要有財力人力的保障,要有得法的運行機制,要有妥當的推進策略,更要有因地制宜的具體辦法,使得國家扶貧工作不斷推進,從區域扶貧到縣域扶貧再到村域扶貧、戶域扶貧,扶貧開發不斷走向精准化,扶貧扶到點上、根上,讓貧困群眾真正得到實惠。在實際工作推進中,我們遇到了一些問題,比如有些地方乾部忙於完成指標,完成任務,急於求成,方法不科學,數據隨意捏,一層騙一層,最終大大損害了政策落實的效果,傷害了人民群眾的感情,損害了黨的威信,害了『急性病』。要科學民主推進精准脫貧,就要用好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珍貴法寶,走好群眾路線,在具體工作中發揚協商民主精神,多聽取幫扶對象意見,多聽取專家學者建議,多深入群眾進行調查研究,與群眾打成一片,交朋友,挖掘群眾的智慧,傾聽群眾的聲音。只有這樣科學扶貧、民主扶貧,纔能真正做到扶貧對象精准、項目安排精准、資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戶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脫貧成效精准。

  2017年是『十三五』的第二個年頭,也意味著扶貧開發工作進入了『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衝刺階段,全黨務必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文件精神,打贏精准脫貧攻堅戰,保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戰略目標的實現。

責任編輯:遲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