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雲南團全體會議召開。攝影:王濤
國際在線報道 雲南是中國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份,高寒山區較多,貧困人口多、貧困問題大。3月7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雲南團全體會議上,如何打贏脫貧攻堅戰成為來自雲南的全國人大代表們熱議的話題。
全國人大代表、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縣官屯鄉馬游村委會朱家村小組村民自貴菊是彝族,她說,當全國人大代表5年來,她見證了農村的巨大變化:『交通、水利、公共服務設施、村容村貌都有了很大的改觀,這些變化來之不易,時刻鼓舞著我要奮斗、要努力。』
自貴菊說:『我們農民大多文化程度不高,觀念落後,但在我看來,我們農民也有優勢,就是可以通過搞畜牧、養殖、搞種植業實現脫貧。而且我們農村到處都是寶,我們的田,我們的地,我們的林下資源等,都可以讓我們「挖金子」。』自貴菊以自己為例:『比如我家,雖然是在高寒山區,可是有發展畜牧業的先天優勢條件,我在養殖方面下功夫,實現創業致富的夢,我富起來了,還要帶動其他村民也實現致富增收。』
對於雲南的少數民族村落如何纔能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問題,自貴菊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目前我們農村在產業發展過程中,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乏資金支持,導致了敢想敢乾的人乾不成事,很多年輕人外出打工,留下了很多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這是我們大家都不願意看到的。其實現在很多農民工都希望能在自己的家鄉發展、創業,給自己的父母兒女一個溫暖幸福的家。為了實現農村的創業致富夢,希望國家能給予我們政策上傾斜、加大農村產業脫貧資金支持。』
產業要發展,就離不開人纔的培養和支持,對此,自貴菊說:『我們缺乏技術人纔、管理人纔,產業就無法實現做大做強。農民需要經過技術的培訓、增加實踐經驗,纔能提高技術水平,纔能轉型昇級,成為懂技術、懂管理、懂運作的新型農民。希望國家加大對農村技術人纔的培訓力度,不斷提高我們農民的各項技能。』
『就像總理在政府報告中提到的那樣,中國人民有勇氣、有能力戰勝任何艱難險阻。中國經濟有潛力、有韌性、有優勢。中國的發展前景一定會更好。我們很有信心,在黨的領導下,打贏扶貧攻堅戰。作為來自基層貧困農村的農民代表,我一定會加倍努力,盡好全國人大代表的職責。』在談到自己未來打算時,自貴菊顯得很有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