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世界看中國
搜 索
英媒:中國科學家回歸祖國 扭轉藥企研發落後局面
2017-03-07 09:25:58 來源:參考消息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參考消息網3月6日報道 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3月4日刊登題為《財富增加身體變差:推動中國制藥行業蓬勃發展的變化》的文章。文章稱,中國的制藥行業名聲並不好。從賄賂丑聞到糟糕的生產過程,再到數據造假,這個行業完全算不上良好運作的典范。中國制藥行業就藥品的研發而言也落後很多。然而,這種局面正開始發生變化,下一個十年,中國在全球制藥市場上的地位看上去注定要發生變化。

  文章稱,去年,以患者和國家在藥品上的投入來看,中國取代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醫藥市場。在人口超過10億而且正迅速老齡化的情況下,中國對制藥企業來說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市場。

  隨著經濟實現飛躍,中國的中產階級也日益壯大而且變得更加富裕。現在有數億受過良好教育的中國人有能力支付醫療保健費用,而且正在要求政府提供更好的醫療條件。

  中國的醫藥市場還有進一步增長的空間,因為中國的人均醫療保健支出和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仍然低於發達國家,只有約五分之一的藥品支出用於購買專利藥。

  文章稱,這一趨勢沒有逃過世界上最大的制藥企業的眼睛,他們正擴大自己的影響。過去,大型制藥公司總是利用中國作為老舊藥品的銷售市場,因為中國消費者買不起新藥物。然而現在,制藥企業正考慮在腫瘤和呼吸系統疾病等領域推出具有開創性的藥品。

  文章稱,中國國內的制藥市場被非專利藥品所主導,這些藥品都是由國有企業生產的。這裡沒有創新藥品,除了青蒿素——源於中國的一種抗瘧疾藥。

  這種情況不會再持續很長時間。越來越多曾經在美國工作過的中國科學家回到祖國。中國正通過為地方制藥企業提供稅收優惠、資金支持並簡化規章制度來鼓勵投資。

  英國諮詢企業潘繆爾·戈登公司的分析師邁克·米切爾說:『我們將看到中國出現新一代的尖端生物技術企業。』

  包括阿斯利康、葛蘭素史克、輝瑞制藥在內的西方制藥巨頭已經在中國經營了一段時間,但它們現在開始在中國投資更多的研發中心和生產設施。

  過去五年來,中國的藥品管理機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變得更加成熟老練,為希望推出新藥品的企業簡化了繁瑣的審批程序。這一機構甚至開始整頓制藥行業,關閉一些不符合標准的經營企業。

  報道稱,經濟增長也帶來了富貴病,例如肥胖和糖尿病,這兩種疾病的發病率在中國呈上昇趨勢。污染和高吸煙率意味著對呼吸系統疾病的治療需求增長。

  在腫瘤領域,全球新增癌癥病例的五分之一、世界上將近一半的胃癌患者在中國。

  米切爾說:『在美國,尋找沒有使用過其他藥物的病人進行試驗是一個難題。在中國則不存在這個問題。』

  和黃中國醫藥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賀雋認為,這個市場會得到發展,隨著中國生物技術獲得成功,未來三到五年將有更多投資流入。

  他說:『這個世界上沒有誰比中國人工作更勤奮。中國真正取得主導地位只是時間問題。』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