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我國科學家發現影響亞洲夏季風變化的新證據
2017-02-28 14:13:37 來源:新華社  作者:柯高陽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新華社重慶2月28日電(記者 柯高陽)日前,我國科學家通過對在西南地區發現的高鈾濃度石筍進行研究,精確重建了距今5.8萬至7.9萬年之間亞洲夏季風變化的歷史,並發現6萬年前亞洲夏季風的變化受到熱帶海洋以及南半球氣候的顯著影響。相關研究成果已於近日在國際第四紀研究期刊《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上發表。

  據論文通訊作者、西南大學地理科學學院李廷勇副研究員介紹,研究所用的高鈾濃度石筍采集自地處喀斯特地貌區的重慶金佛山。『我們可以利用鈾元素放射性衰變的規律,測算出石筍的「年齡」,為最終獲取准確的地質年代奠定基礎。』

  李廷勇與國內外多所高校開展合作,通過放射性衰變序列的方法對收集的石筍樣本進行研究,測定其中一段石筍沈積於距今5.8萬至7.9萬年間。同時,結合該石筍高分辨率的氧同位素比值變化的記錄,研究團隊精確重建了距今5.8萬至7.9萬年之間亞洲夏季風變化的歷史。

  研究發現,距今6.4萬到6萬年前的亞洲夏季風有一個緩慢的由強到弱的過程,這種變化模式與南極溫度變化模式以及印度洋海洋記錄一致,而與格陵蘭溫度變化模式不同。『這說明,亞洲夏季風的變化除了受到傳統認為的北半球高緯地區氣候變化驅動以外,還受到南半球氣候變化的顯著影響。』李廷勇介紹,在當前全球氣候變暖、各種極端天氣頻發的情況下,該研究成果為該時段一系列氣候突變事件的准確標定提供了參考,同時對分析地球氣候系統變化規律及相互影響、建立極端天氣預測參考模型等具有重要意義。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