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時評  >  新聞
搜 索
中國一『點』都不能少的底氣在哪裡?
2016-11-30 19:27:45 來源:中國軍網  作者:王傳寶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讓我們把目光回溯至今年7月。

  是年7月12日,在美日策動下,菲律賓單方面請求建立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作出了非法裁決,中國堅決地表明了『不接受、不參與、不承認、不執行』的態度。此時,美國兩大航母戰斗群『恰好』兵臨南海,進行施壓。中國針鋒相對,從容應對。當整個世界屏住呼吸,目光聚焦南海時,美國航母戰斗群卻在第一時間撤至『安全領域』。

  於無聲處聽驚雷。表面上的平靜背後,是實力和意志的較量。南海事關中國核心利益,中國借這一危機,向全世界宣示『不屬於我們的土地,我們一寸也不要;但屬於我們的領土,我們寸土不讓』。『中國,一點都不能少』成為國人的普遍共識,這背後凝聚的是中華民族眾志成城、捍衛主權和領土安全的不屈意志和堅定決心。

  這一年,世界局勢波詭雲譎,中國周邊安全態勢一度黑雲壓城。但中國國內人民生活安定,經濟繁榮,各項建設有條不紊,和平的氛圍幾乎讓人感受不到劍拔弩張的凶險。其實,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其實是有人在負重前行。

  二

  11月6日,為期6天的第十一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珠海航展)圓滿落幕。在這次珠海航展上,中國空軍相當給力,有一半裝備為首次公開展示。『黨的十八大以來,人民空軍飛越島鏈、管控東海、戰巡南海,加快成體系發展高新武器裝備,推進空軍戰略轉型由量變向質變跨越。』

  從運-20、殲-10B、轟-6K、空警-500、武直-10K等主力戰機與觀眾的零距離接觸,到長劍、鷹擊、紅旗等導彈家族的系列化呈現,再到翼龍無人機等新型裝備的集體亮相,中國空軍用看得見、摸得著的『真家伙』,向觀眾展現了集戰略投送和打擊、空中指揮偵察以及多層次空防於一體的空戰體系,兌現了航展前關於『中國空軍將以前所未有的開放姿態,向公眾展出種類更全、新裝備更多的建設發展成就』的諾言。

  殲-20在珠海航展上。中國軍網記者穆可雙、曹璇攝

  最讓人關注的,莫過於殲-20在萬眾期待下的驚鴻一瞥。將尚處於試驗階段的新型戰機拿到國際性航展上進行公開展示和表演,這在世界范圍內都極為少見。做到這一點需要極大的勇氣和信心,也正因為如此,更加彰顯了中國空軍前所未有的強大自信。開放的背後是自信,而自信源於實力。艱難起步的中國人厚積薄發,僅用20年左右的時間就完成了從『跟蹤發展』到『自主創新』的跨越式轉變,空軍正加速實現從『國土防空』向『攻防兼備』的戰略轉型。展示實力當然並非炫耀武力,而是展現空軍力量、傳遞強軍自信,激勵民族自信、保障國家安全、促進交流合作纔是中國空軍更加開放的意圖所在。

  11月26日,據報道,中國空軍於11月25日按計劃組織航空兵前出第一島鏈赴西太平洋遠海訓練,出動多型戰機同時飛越巴士海峽、宮古海峽,達成了既定訓練目的。中國空軍環繞臺灣,反向通過宮古海峽返回,氣定神閑。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遲灝

【專題】軍改一年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