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目標|
『我們的目標,就是要讓互聯網發展成果惠及13億多中國人民,更好造福各國人民。』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發出堅定的『中國聲音』,引起會場內外熱議。與會人士紛紛表示,構建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各國人民都將從互聯網發展中獲益。
早在2014年11月,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烏鎮召開之時,習近平在向大會發去的賀詞中就指出,『中國正在積極推進網絡建設,讓互聯網發展成果惠及13億中國人民』;2014年2月27日,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成立,習近平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上首次提出網絡安全發展的新目標和新願景——『努力把我國建設成為網絡強國』。
作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互聯網深刻改變著人類的生產生活,有力推動著社會發展與進步。誠如習主席所生動描述的:『互聯網讓世界變成了「雞犬之聲相聞」的地球村,相隔萬裡的人們不再「老死不相往來」。』一言以蔽之,互聯網的發明與發展,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福祉。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首席經濟師王遠鴻曾談到,互聯網是中國在全球經濟當中跟西方發達國家距離比較近的領域之一,或者說我們發展比較好的領域。以互聯網為平臺打造現代的信息經濟,具有非常重要和全面的意義。互聯網發展為中國未來擴大投資消費,提昇老百姓的生活便利性,提供政府的治理能力,都具有非常大的意義,建設網絡強國恰逢其時。
英國ARM公司公共事務副總裁史蒂芬·派特森說,互聯網是全世界的,共同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絡空間,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可以惠及世界各國人民,我們非常支持。
上海社會科學院信息研究所所長王世偉分析認為,習近平深刻把握信息時代社會發展新特點、新規律,高度關注網絡空間對全球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領域產生的深刻影響,闡明了中國由網絡大國邁向網絡強國的宏觀思考、戰略部署和政策主張,明確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中網絡安全治理的具體任務和要求。習近平提出的網絡強國的目標願景是我國正在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凝聚並激發網絡安全治理各方努力奮斗追求的內在動力。

2015年9月2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西雅圖附近的雷德蒙德市參觀美國微軟公司總部。這是習近平夫婦觀摩大數據可視化系統展示。 (新華社記者蘭紅光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