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洱海治理從『一湖之治』到『生態之治』
2024-08-25 09:17:35 來源:央視網  作者: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在生態環境保護上一定要算大賬、算長遠賬。在大理洱海邊,習近平總書記囑咐當地乾部群眾,一定要把洱海保護好。近十年來,牢記總書記囑托,圍繞著洱海保護治理及流域轉型發展,當地從『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和『生態之治』轉變,走出了一條水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之路。

  雲南大理,洱海湖面,連片海菜花在水面綻放,吸引了大批游客前來打卡。

  海菜花被視為『水質指示生物』,20多年前,洱海曾因水質下降爆發過幾次大規模藍藻,海菜花在洱海難覓蹤跡。

  洱海的變化主要源於近十年來的綜合治理。2015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到雲南考察,在洱海邊,總書記強調,經濟要發展,但不能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生態環境保護是一個長期任務,要久久為功。一定要把洱海保護好。

  牢記總書記囑托,大理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下大力氣整治洱海污染問題。作為洱海發源地的洱源縣,貢獻了洱海一半以上的地表徑流水。為保洱海源頭活水來,當地建成了3萬多畝人工濕地,並通過基底修復、植物優化等措施對濕地進行昇級改造,入洱海水質從Ⅳ類提昇至Ⅱ、Ⅲ類。

  水質的改善讓海菜花的大規模生長成為了可能,也讓當地政府看到了農民致富增收的商機。

  如今,在大理的餐館裡,海菜花是許多游客都會品嘗的一道大理特色菜餚,旅游旺季到來時,甚至供不應求。

  一張藍圖、整體規劃,在洱海保護治理及流域轉型發展指揮部,記者看到,如今,除了洱海的源頭水源得到治理,整個洱海流域建成5700多公裡的污水管網、20座再生水廠、25個有機廢棄物收集站點,實現了污水垃圾的全覆蓋全收集,為洱海織就了一張巨大的生態防護網。

  如今,環洱海129公裡生態廊道星星點點散布著大大小小的湖濱緩衝帶和濕地,為洱海構築起一道物理隔離的綠色生態屏障,生態修復後,美麗的洱海風光也為周邊的民宿和餐飲帶來了更為火爆的生意,保護好洱海成為了當地村民的共識。

  洱海生態的持續改善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游客來到大理旅游觀光,今年上半年,大理州共接待游客5100多萬人次,同比增長10.87%。

責任編輯:江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