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和乞巧:民俗魅力永流傳
隴南日報通訊員梁雲霞孫 攀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在第十二屆隴南乞巧女兒節期間,西和縣長道、西峪、十裡、稍峪等分會場的民間乞巧展演如期開展。
在各分會場,盛裝華服的乞巧姑娘們手持彩扇,身姿綽約,舞步翩躚。她們以優美的動作和甜美的歌聲,淋漓盡致地展現著乞巧民俗的獨特魅力。那婉轉悠揚的歌聲,宛如潺潺流淌的溪流,輕輕訴說著對美好生活的殷切向往和不懈追求。那靈動飄逸的舞姿,猶如一幅幅絢麗多彩的畫卷,徐徐展開。
『乞巧是祈求巧娘娘賦予我一雙巧手,今年我也參加了我們村的乞巧活動,從中我感受到了乞巧文化的獨特魅力。』乞巧姑娘趙怡軒說。
現場的觀眾們深深沈浸在這濃郁醇厚的文化氛圍之中。他們的目光緊緊追隨著乞巧姑娘們的身影,視線不曾有片刻的轉移,臉上滿溢著喜悅與感動的神情。那一雙雙明亮的眼睛裡,閃爍著對這精彩表演的喜愛與贊賞。
十裡鎮人大主席王亮介紹道:『探源十裡乞巧,品味民俗盛宴,感受魅力西和,通過此次活動的開展,將進一步激發全鎮人民以奮發的意氣、滿腔的熱情,昂揚闊步奔赴小康大道。』
乞巧民俗絕非僅僅是一場簡單的表演,它更是一種源遠流長的傳承,承載著西和人民世世代代的情感訴求和美好向往。在這個意義非凡的節日裡,人們相聚一堂,共同用心感受著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的深厚底蘊。也正是通過這樣的方式,讓這份無比珍貴的文化遺產在歲月的長河中持續閃耀著璀璨的光輝。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