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夯實『穩』的根基、積蓄『進』的動能 中國高質量發展闊步前行
2024-07-22 08:54:23 來源:央視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央視網消息:7月21日,《新聞聯播》報道了我國在能源、交通等方面近期的發展現狀,多維數據中積蓄著奮勇向前的發展力量,同時結合網絡、交通等基礎設施完善和系列配套政策釋放的『吸引力』,中國入境旅游市場發展態勢持續向好。此外,今年夏糧再獲豐收,我國在收儲流通環節也取得了重大技術突破。由此可見,支橕高質量發展的要素不斷集聚,中國式現代化步履堅實。

  截至6月底全國累計發電裝機容量同比增長14.1%

  國家能源局發布數據:截至6月底,全國累計發電裝機容量約30.7億千瓦,同比增長14.1%。其中,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約7.1億千瓦,同比增長51.6%;風電裝機容量約4.7億千瓦,同比增長19.9%。

  深中通道車流量破200萬車次

  記者從廣東省交通運輸廳了解到,深中通道自6月30日開通以來,截至7月20日16時10分,總計通行車流量達200萬車次,其中客車通行車流量為184.98萬車次,貨車通行車流量為15.02萬車次。自開通以來,深中通道日均車流量10萬車次。

  川青鐵路鎮江關至黃勝關段進入聯調聯試階段

  7月21日,四川成都至青海西寧的川青鐵路鎮江關至黃勝關段進入聯調聯試階段。該段全長約70公裡,設計時速200公裡,計劃年內開通。開通後,四川九寨溝將迎來首條動車線路,從成都至九寨溝的通行時間將從7個多小時縮短至約4小時。

  新聞觀察:『China Travel』花樣解鎖『新流量』

  越來越多外國旅客將中國選為旅行目的地,親身感受生動真實的中國。今年以來的入境旅游熱潮,離不開網絡、交通等基礎設施完善和系列配套政策等帶來的新『流量』。國家移民管理局預計,今年下半年,隨著入境免簽持續擴容,多樣化的旅游線路提供豐富選擇,帶動了一場又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來華外國人還將呈現大幅增長態勢。

  暑期旅游旺季,遠道而來的『背包客』活躍在中國街頭巷尾。到故宮感受中華文化的千年傳承、到外灘體驗科技滿滿的現代中國……外國旅客中國游的『打卡清單』越變越長,中國作為世界旅游熱門目的地之一熱潮再起。

  今年以來,中國入境旅游市場發展態勢持續向好。越來越多外國游客給中國文旅產業發展注入活力的同時,中國旅游業態的豐富和創新也給海外朋友帶去驚喜。除了傳統跟團游,騎行游、『City Walk(城市漫游)』等更加定制化個性化深度游的旅游方式,正在成為越來越多外國游客的選擇。中國不同省份各具特色的自然人文風光也吸引著旅游需求不同的外國游客。

  調查顯示,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國際化程度較高的一線城市,往往是外國人游中國的『新手村』;成都、西安、張家界、昆明等地則是不少外國游客『二刷』『三刷』中國的『進階玩法』。

  網絡流量、交通流量等轉化為新的旅客流量。今年上半年,新疆接待入境游客229.33萬人次,同比增長120.49%;實現國際旅游收入17.68億美元,同比增長252.43%。

  專家表示,入境旅游市場在旅游核心吸引物、旅游方式、游客體驗等方面發生了深刻變化,面對網絡、交通和政策等帶來的新『流量』,各地以深化拓展『文旅+』融合發展為重點,豐富『音樂+』『演出+』『影視+』『展覽+』『體育+』旅游等業態,不斷豐富符合境外游客消費習慣、偏好的新式文旅產品供給。

  關注糧食收儲流通衛星『矙』糧食流通貿易大通道

  今年夏糧再獲豐收,全國各地糧食倉儲、流通、貿易、加工等糧食產後環節迎來高峰期。通過吉林一號衛星,我們一起縱覽糧食貿易流通港口和碼頭,看看那裡的繁忙景象。

  關注糧食收儲流通綠色倉儲忙保質保鮮還節糧

  聯合國糧農組織專項調查顯示,全球約14%的糧食在收獲後到零售前的供應鏈環節被損失掉。『十四五』期間,我國持續開展糧食節約行動,通過大力推廣應用綠色儲糧等技術,加快實施糧食綠色倉儲提昇行動,推進全鏈條節糧減損。

  『十四五』以來,我國在糧食產後收儲保質減損與綠色智慧倉儲關鍵技術集成與產業化示范、應急物資物流倉儲調配保障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技術突破。我國新建和改造昇級倉容超6500萬噸,糧倉綠色儲糧功效和性能不斷昇級。通過加大投入力度,推進倉儲設施建設,目前已經基本形成與糧食生產、儲備和流通相適應的糧食收儲保障體系。截至目前,全國共有低溫准低溫儲糧倉容2億噸、氣調儲糧倉容5500萬噸,國有糧庫儲糧周期內綜合損失率控制在1%的合理范圍內。在確保糧食數量安全同時,保質保鮮水平進一步提昇。

責任編輯:邱浩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