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擁有14億多人口和超大規模的國內市場,蘊含著巨大的消費潛力,一些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不斷釋放出新的能量。今年以來,縣域文旅消費表現格外亮眼。出行平臺的數據顯示,今年暑期前三十的熱門景區中,近三分之二位於縣域地區。而不久前,文化和旅游部確定了22家旅游度假區為新一批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其中12家地處縣域地區,佔比54.5%。寶藏縣域小城究竟有什麼法寶呢?
『小城慢游』激發縣域消費新潛力
在地處黔西南州的峰林布依景區,游客只要預約,就可以體驗一場布依族的特色婚禮,騎著馬,坐著轎子,被擔著雞、挑著咸豬肉的送親隊伍簇擁著,游客們玩得不亦樂乎。
而在微短劇影視工作室,游客可以依托當地自然風光,布依族民俗自編自演,在影視劇拍攝中過把癮。這家微短劇影視化工作室的負責人張小軍告訴記者,現在剛開業一個月,生意就特別好。未來他們還會基於民族特色文化和場景去做研發和創作,滿足更多消費者的差異化需求。
黔西南州文化體育廣電旅游局副局長劉瑤:現在游客的出行方式,有了很大的一些變化。以前是哪裡有美景他就去哪裡,那麼現在應該是說他會考慮在哪裡體驗感更好。從游客接待數據來看,我們相比去年的同期是增長的,包括我們今年入境游客的增長也是突破了新高。
劣勢變優勢獨特地勢釋放『向上』潛力
不僅是黔西南州,對整個貴州而言,很多的美景都隱藏在崇山峻嶺之中。但之前,交通的不便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消費的增長。因此貴州也得名『山地公園省』。眼下,貴州不斷突破瓶頸,隨著越來越多的橋梁建起,天塹變通途的同時,貴州也做起了『橋旅融合』的大文章。
在位於貴州省安順市關嶺縣的壩陵河大橋,游客們不僅可以進入橋體內部旅游體驗,還可以感受蹦極帶來的快感。
橋上車流飛馳、橋中探秘奇觀,在橋下的壩陵河貴州橋梁科技館,不少游客走進這裡,了解橋梁的種類、構造、設計等方面的知識。
峽谷、天坑、高山草原,特殊的地形地貌,造就了貴州獨特的風光。而這裡的另一道風光,是各式各樣的橋。
為了補上交通『短板』,崇山峻嶺之間,修建和在建的橋梁將近3萬多座,被稱為『世界橋梁博物館』。串聯起交通大動脈的同時,這裡的大橋,『新功能』也是越來越多。
將劣勢變優勢,貴州正在加速釋放獨特地理資源蘊含的潛力。在興義市萬峰林景區,作為黔西南州首家滑翔傘運動基地,這裡已經成為不少國內愛好者必來前來打卡飛行的目的地。
今年以來,貴州持續打造特色山地旅游,舉辦野釣大獎賽、國際攀岩精英賽等山地比賽,並開設了山地自行車、滑翔傘、汽車拉力等近10種戶外運動項目,滿足游客多元化的需求。
自駕越來越方便的同時,新的空中走廊不斷織密。十多個遍布貴州各地的支線機場陸續開通,串聯起黃果樹瀑布、荔波小七孔等眾多景點,讓游客能夠體驗『說走就走』的便捷。
出行平臺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飛往全國三線以下城市『小機場』機票預訂量同比增長21%。其中,貴州六盤水增長40%,興義增長38%。
『小』村莊釋放消費『大』潛力
縣域消費持續火爆,也點亮了一個個嵌入在縣域裡的文旅大市場。坐落在四川省甘孜州香格裡拉鎮上的稻城亞丁,是不少游客的理想目的地。巍巍雪山和連綿草原、湖泊海子巧妙融合,森林隨著季節變化幻化出五彩斑斕的顏色,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為這裡賦予『香格裡拉之魂』的美譽。眼下,正是旅游旺季,一系列提檔昇級讓消費者感受到滿滿新意。
當記者來到稻城亞丁景區時,正好碰到忙著為游客牽馬的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縣亞丁村村民洛絨昂汪。
洛絨昂汪告訴記者,現在景區變化很大,現在游客人流量比較多。五年前這個時候就五六千人,現在這個時就有八九千人了。
不遠處,洛絨昂汪生活的亞丁村,同樣是熱火朝天,村裡的人告訴記者,他們剛剛拆掉了之前的舊房子,正在建新的『藏式』民宿。
如今,在亞丁這個小村莊裡,傳統建築正在恢復古韻原貌,村落空間布局也在煥然一新。村落中心的廣場引入了多種新業態,亞丁畫廊、非遺體驗中心、音樂酒吧,吸引著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
家鄉的巨大變化,讓不少年輕人大學畢業後選擇回到家鄉工作。根呷拉姆現在在一家民宿裡開起了手工藝品精品店,為了學習商品陳列新技能,她下了不少苦功夫。
與根呷拉姆相似,在香巴拉文化博物館做講解員的仁青拉姆也是不久前回來的大學生,今年上半年,這座海拔3900米的香巴拉文化博物館提檔昇級後,不僅能供氧、供暖,還新增了文創體驗區,咖啡館以及AR、VR智能打卡點,消費業態豐富的同時,也讓在亞丁村居住的游客有了更多的選擇。
眼下,隨著亞丁村服務設施的不斷完善,亞丁景區也開始了新一輪的昇級,景區內設計安裝了打卡點地標,建成投用環洛絨牛場游步道3.2千米,徹底實現『人馬分道』。同時推進皮洛遺址旅游基礎設施等項目建設,鞏固拓展國道227旅游風景道,暢通環亞丁和環海子山旅游精品線路,形成文化旅游新地標空間布局。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縣文化廣電和旅游局的副局長尼瑪告訴記者,截至目前稻城縣已接待游客100餘萬人次,同比增長22.7%。
其實,無論是四川的亞丁村還是貴州的黔西南州,常常被描繪為千山萬壑的偏遠之地,似乎很難將它們與『消費大市場』聯系起來。但從記者的觀察中,無論『民俗游』『味蕾游』還是『橋旅融合』,縣域文旅正以獨特的魅力釋放出巨大的消費潛力。這不僅得益於其本身的自然資源,還與當地緊跟文旅潮流新思維息息相關——日益豐富的消費業態、沈浸式的文化體驗、不斷完善的基礎設施,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游客奔赴寶藏小城,也打開了縣域經濟發展的一扇新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