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深入到這些改革開放的標志地,宣示改革的決心,汲取創新的智慧,擘畫美好的藍圖。
透過這些地標,可以觀察中國改革發展的進程,領悟習近平總書記的改革之道。
(一)宣示將改革進行到底
深圳經濟特區。
歷經40多年敢闖敢試和敢為人先,從一個『小漁村』,到改革開放的『試驗田』,再到粵港澳大灣區的中心地帶……這裡,無疑是中國改革開放的重要標識。
在黨和國家事業前進的一些重要節點,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深圳考察調研——
2012年12月,黨的十八大後首次離京考察,在這裡發出『將改革開放繼續推向前進』的動員令;
2018年10月,正值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在這裡號召『繼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擴大開放,努力創造出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跡』;
2020年10月,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在這裡釋放『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推動經濟特區工作開創新局面』的時代強音……
重溫改革歷程,致敬改革精神,更高舉起改革開放偉大旗幟。
不止是在深圳。到海南,出席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到浦東,出席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
改革地標,銘刻著歷史前進的邏輯,蘊含著開創未來的啟示。
鄭重宣示,彰顯出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的決心;發出號召,凝聚起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共同投身新時代改革開放的蓬勃實踐。
(二)引領改革舉措落地見效
1978年,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18名農民在包產到戶的『生死契約』上按下紅手印,點燃了中國農村改革的燎原之火。
歷史向前發展,時代不斷進步,中國農村改革持續深化。
如何推進新的改革舉措落地見效?
2016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專程來到小崗村考察調研,並在此主持召開農村改革座談會。會上,總書記向『大包乾』帶頭人和村民代表們闡釋了何為農村土地『三權分置』。
『要順應農民保留土地承包權、流轉土地經營權的意願,把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分為承包權和經營權,實現承包權和經營權分置並行。這是農村改革又一次重大制度創新。』
考察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唯改革纔有出路,改革要常講常新』,提出『希望小崗村繼續在深化農村改革中發揮示范作用』。
充分發揮改革地標的示范作用,是習近平總書記引領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方法。
那次考察後不久,同年10月,《關於完善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的意見》印發,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改革在全國全面鋪開。
開展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改革試點,啟動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超過七成的土地參與流轉……在習近平總書記的激勵下,小崗村不斷通過實踐為改革提供寶貴經驗和示范,繼續在中國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中發揮重要作用。
到訪改革地標,習近平總書記賦予它們新時代的新使命——
支持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強調『要把浦東新的歷史方位和使命,放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兩個大局中加以謀劃』;
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提出『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豐富「一國兩制」事業發展新實踐,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這一新的歷史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引領改革地標與時俱進,讓這些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在更高起點上繼續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先行探路。
(三)譜寫改革開放新篇章
瀕臨渤海、攜攬『三北』,京畿重地上,一座『未來之城』拔節生長,成為我國改革開放進程中的嶄新地標。
三到雄安考察,多次主持召開會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從謀劃選址到規劃建設,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決策、親自部署、親自推動,傾注大量心血,為雄安新區規劃建設領航指路、把脈定向。
北看雄安,南望海南。
2018年4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鄭重宣布:『黨中央決定支持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分步驟、分階段建立自由貿易港政策和制度體系。』
而立之年的海南,由此成為『寓改革於開放之中』的新標杆。有外媒評論說,中國共產黨在海南『畫了一個更大的圈』。
放眼世界,經濟全球化和開放合作遭遇『逆流』,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海南自貿港卻瞄准當今世界最高水平的開放形態,在國際自由貿易港隊列中彰顯中國擔當。
新時代新征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前所未有的魄力開闢事業發展新天地,讓改革開放成為當代中國最顯著的特征、最壯麗的氣象。
乘著共建『一帶一路』的東風,烏魯木齊、西安、重慶、成都、鄭州……一座座開放型城市抓住新的歷史機遇,在中國新的經濟版圖上愈加閃亮,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新地標。
賡續敢為人先的改革開放精神,前海、橫琴、義烏、廈門、平潭、北部灣……一個個響亮的名字已成為大膽探索改革開放之路的示范標杆,也昭示著中國前進的力量始終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