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社論】向著更輝煌的明天進發!
2024-07-01 12:54:27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向著更輝煌的明天進發!

  ——熱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零三周年

  今天,我們迎來了中國共產黨103歲生日!

  103年的砥礪拼搏,103年的奮楫篤行,讓今天這個日子顯得是那樣的與眾不同——

  剛剛召開的全國科技大會傳出的喜訊,哪一項不令世人驚羡?『嫦娥』攬月,『天和』駐空,『天問』探火,『地殼一號』挺進地球深處,『奮斗者』號探秘萬米深海,北斗導航提供全球精准服務……

  放眼尋常生活,又有哪一個變化不令我們激情滿懷?當井岡山茅坪鎮神山村的石板路『變』成了柏油路、農家樂『戴』上了霓虹燈,當『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林草豐茂、米糧滿川,當放暑假的學子乘坐『復興號』風馳電掣暢游神州,當我們手指輕觸體味5G網絡帶來的那份快感……

  每一寸土地都蓄積著向上的力量,每一幀畫面都充溢著向前的豪情。撫今追昔,誰人能不感慨萬千!鑒往知來,誰人能不心潮澎湃!

  我們曾經是那樣的羸弱不堪:西方列強架起幾門大炮,就能讓四萬萬的我們束手無策。

  翻開近代史,處處是兵燹戰火和流離失所。盡管不少仁人志士曾奔走呼號,然而換來的是一次次失敗、一聲聲徒喚奈何!

  正是上海石庫門小樓裡亮起的燈光,點亮了民族的希望;正是那只從浙江嘉興南湖駛出的小船,最終掀起了翻江倒海的巨浪!

  『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毛澤東同志的這句莊嚴宣告,讓全世界看到了中國人傲然挺立的脊梁。

  對一個人口佔世界五分之一的民族而言,別說富強,連『吃飯』都曾經是那樣的難!翻遍史冊,到處寫滿的是餓殍和飢荒。『誰來養活中國』,一度成為世界性難題。

  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將傳統農業發展為現代農業,我們纔有了創『連年豐稔』的能力、端『中國飯碗』的底氣!

  其實,何止是『吃飽』『吃好』!你瞧:茅草屋、土坯房早被窗明幾淨的樓房替代;刀耕火種的邊寨,無人機在施肥、旋耕機翻起了泥浪;泥土路、綠皮車與『黑灰藍』走進歷史,高速路、大郵輪與『酷炫風』成為日常;曾經連釘子、火柴都冠以『洋』字的中國,用一個又一個『第一』,徹底改變了山河故國的品相。

  歷史一次一次告訴我們這樣一個真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社會主義纔能夠救中國!

  當前,中國正處於『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階段。『獨特的基本國情』決定了中國必須走自己的道路。

  中國何其大!一個國家的人口就相當於2個歐洲;

  中國何其大!一個國家的疆域就橫跨5個時區;

  …………

  要完成民族復興大業,唯有中國共產黨纔能擔此大任。

  黨的二十大科學謀劃了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安排:『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設成為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領先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現代化任務裡,經濟體制改革和社會結構轉型同步、跨越式發展和發展階段疊加、工業化和信息化考驗兩步合成一步、金山銀山與綠水青山必須實現雙贏。

  的確,唯有我們黨有這樣強有力的凝聚力和組織力,能將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辯證統一。

  征途中的每一次抵達,亦是新的出發踩在腳下的每一級臺階——

  盡管我們實現了『嫦娥奔月』『龍宮探寶』,但是,尚有許多關鍵技術的『卡脖子』難題有待破解;盡管我們實現了全民的小康,但是,民生、城鄉、地區、民族,仍有許多問題需要我們學思踐悟。此外,『制造』向『創造』的轉型、鄉村振興與共同富裕的實施、生態與發展的和諧、民主與法治的共彰,哪一樁不需要我們胼手胝足?!

  走過了萬水千山,遠眺前方,還有道道關隘需要跨越……

  無論有多少個『臘子口』『婁山關』,中國共產黨103年的發展歷程告訴我們:心有所向,路必不遠。

  穿越歷史風雲,我們的信仰從未因時間的流逝而褪色半分,我們的偉大夢想從未因險阻的出現而稍有黯淡。

  88年前,方志敏在《可愛的中國》中深情傾訴:『到那時,到處都是活躍躍的創造,到處都是日新月異的進步……』

  我們堅信:未來的中國,一定是到處充盈著創造活力的社會;未來的中國,一定是高度實現人民整體福祉的社會;未來的中國,一定是民風淳厚、精神富有的社會;未來的中國,一定是生態良好、宜居宜業的社會;未來的中國,一定是國強、民富、文盛兼備的社會!

  這是因為,我們有偉大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責任編輯:焦志明
【專題】賡續優良作風 砥礪初心本色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