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堅持古法制香合香,對中醫藥和傳統文化懷有敬畏之心!
2024-06-20 15:30:14 來源:北方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內容提要: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一種,香文化源遠流長。因其養禮、養心、養生,千百年來香文化與人們的生活緊密相連。古法制香合香技藝也因此得以生生不息、代代相傳。在靜海區的非遺項目裡,『綺臻苑』古法制香合香制作技藝因其獨具特色的氣質,格外引入關注。這項區級非遺項目,在第四代傳承人姜國棟的多年努力下,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們認識和喜愛。

  天津北方網訊: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一種,香文化源遠流長。因其養禮、養心、養生,千百年來香文化與人們的生活緊密相連。古法制香合香技藝也因此得以生生不息、代代相傳。在靜海區的非遺項目裡,『綺臻苑』古法制香合香制作技藝因其獨具特色的氣質,格外引入關注。這項區級非遺項目,在第四代傳承人姜國棟的多年努力下,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們認識和喜愛。

  『香文化傳承千年。從古老的祭祀燃燒用香,到生活中用香,再到香和中醫藥文化的關聯,我們可以看到香文化對人們生活的影響。』姜國棟說。就在不久前的端午節假期,姜國棟制作的香品被人們搶購一空。佩帶香囊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民俗,佩戴裝有各類藥草的香囊不僅能夠裝點衣飾又能驅蟲闢邪,更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祈盼和祝願。『綺臻苑』古法制香合香制作技藝,選用天然植物香材。合香香品形狀分線香、盤香、簽香、塔香、香丸、香珠、香牌、香膏、香粉、香包等,常用於室內用香、宴飲用香、熏衣、熏被、香身、祛疫闢穢、養生療疾等。其制作技藝最早由馬氏先輩馬錫申,創始於靜海區西翟莊村。到姜國棟的母親馬秀雲這裡,是第三代。

  『我姥姥家姓馬,馬氏先輩因熟識藥理,醫術精湛,所以用中醫知識和制香工藝相結合,研究出了具有一定養生保健功效的合香產品。「綺臻苑」是馬氏世代相傳下來的古法制香合香制作技藝的名稱。我按照祖上所傳《馬家香事筆記》的記載,在我母親的指導下,再加上自己十多年來的不斷學習,逐漸掌握了這項技藝。』按照祖上所傳《馬家香事筆記》所載的制香理論及香藥炮制香方的合成為基礎,十多年來,姜國棟堅持『君臣佐使』四步,以芳香藥材為主、嚴格配比。『制作流程可分為選料、粉碎磨粉、過篩、配比、和香泥、再裝入特制容器、鋪羅、晾、篩檢、包裝、窖藏、成品等十餘個工序。』

  制香的原料以藥材為主,所以香和中醫藥密不可分。姜國棟說:『香是中醫藥的一部分,在孫思邈寫的古代中醫學經典著作《千金方》裡,就記載有很多香方,有燃燒的、涂抹的、佩戴的。我們把香分為單品香和合香。像沈香、檀香就是單品香,可以直接用。合香是根據「君臣佐使」中醫組方原則配伍,采用天然香材手工制成。合香有相應的層次感,在古書中記載還有治病、防瘟疫的功效。到明清時期,佩戴香更為普遍,像香珠、香牌等制作工藝都很精巧。』

  傳統合香的制造過程復雜,不僅要有天然香料作原料,更要有合理的配方,嚴格的炮制方法和制作工藝。姜國棟說:『合香有一定的技術性,要根據不同中藥材的性狀,用蜜制、炒制、酒泡等方式改變藥性、去除毒性,讓它變的柔和。然後根據香方把集中材料合在一起,後期還需要窖藏、發酵等工序,纔能制出好的香品。這裡涉及到中醫藥學的知識,還要借鑒其他的制作工藝,比如我有借鑒古法制墨的工藝。這就需要傳承人不斷的去學習,在研究的過程中遇到問題,去查資料、學習,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懷著對中醫藥和傳統合香制作技藝的敬畏之心,姜國棟十幾年如一日堅持學習。『我特別喜愛中草藥,尤其是中草藥的炮制過程對我來講,就是一種享受。現在市面上的香品品質參差不齊,我一直告訴自己,堅持古法制香合香制作技藝,要有底線。通過不斷的鑽研,為人們研制出好的香品,把這項技藝很好的傳承下去,讓更多人認識到香文化的重要的文化價值、藝術價值、醫學價值,是我作為非遺傳承人的本分!』姜國棟說。(今晚報記者劉桂芳)

責任編輯:焦志明
【專題】網絡同心 文明同行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