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圍繞『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作出重要部署,其中包括『建設高效順暢的流通體系』。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突出,國內產業基礎紮實,產業鏈條完整,產業基礎能力不斷增強,內需潛力巨大,應對國際市場需求收縮的戰略回旋空間大。流通作為社會再生產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引導生產和促進消費過程中發揮著基礎性作用。建設高效順暢的流通體系,可為暢通經濟循環、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橕。
有助於暢通國內大循環。現代流通體系通過應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打破空間約束、節約時間成本,在更廣的交易范圍推動分工深化,使生產與消費對接精准度有效提昇,流通環節的服務水平與能力相應提高,流通效率更加高效。作為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的關鍵,流通環節的創新能夠溢出至其他環節,引領供應鏈上游生產與下游消費環節創新,並通過科技賦能推進供應鏈整合與產業鏈鏈接,提高國內大循環運行質量和效率,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具體體現在以下方面:促進供需實現更高水平動態平衡;帶動制造業、服務業等產業昇級,優化產業布局,推動價值鏈昇級;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動東中西部地區優勢互補;推動城鄉融合發展,暢通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渠道,優化城鄉流通基礎設施布局,實現農村商流、物流和信息流等全面融入現代物流體系;推進要素市場化改革,破除流通障礙,實現要素高效便捷流動。
有助於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現代流通體系是與全球市場高度聯通的開放體系,在與全球市場標准、流程、數據等進行聯通、接軌和信息交換的過程中,高效順暢的流通體系通過將國內流通鏈條與國際流通鏈條聯結與融合,以高水平開放助力貿易強國建設。一方面,加強現代流通體系建設可在全球更廣范圍內銜接生產與消費,以流通企業為主體布局全球流通網絡,推動我國更多經營主體依托強大國內市場優勢深度整合全球供應鏈。另一方面,借助現代流通體系網絡積極擴大進口,篩選並采購全球優質消費品,豐富國內居民消費選擇。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加速重構的大背景下,建設高效順暢的流通體系,對於我國重塑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積極對接國際高標准經貿規則,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能夠起到重要作用。
有助於釋放內需潛力。我國居民收入水平上昇促進需求結構加快轉型昇級,商品與服務消費需求呈現品質化、個性化、多樣化特點。建設高效順暢的流通體系,有助於更好發揮流通作為中間環節的信息傳導功能,更大程度激發消費潛力。流通環節直接接觸終端消費者,能夠最早洞察消費端需求變化趨勢,從而引導上游生產環節精准生產並供給適配度更高的商品。加快應用現代信息技術,調整物流、批發、零售等網絡布局和服務組織方式,能夠促進流通環節的效率提昇與成本降低,推動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的降本增效,進而更好滿足消費需求,充分釋放內需潛力。
有助於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社會經濟活動是商品、資金和信息等在不同主體、不同環節中循環和流動並創造價值的過程。現代流通體系貫通生產、分配和消費各環節,對生產環節而言,高效順暢的流通體系有助於加快資金周轉、節約成本。以提昇連鎖化、網絡化和信息化水平為導向構建高效順暢的流通體系,促進物流、交易、管理等成本降低,提昇商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等流動效率,以流通環節引領帶動整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可以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提高供給質量和水平,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總之,高效順暢的流通體系能夠在更大范圍把生產和消費聯系起來,提昇流通效率,改善供給質量,形成供給和需求間的正向反饋機制,暢通國民經濟循環。同時,現代流通體系連接國內國外兩個市場,以新業態、新模式優化供給結構,既為世界提供更具性價比的優質中國商品,也讓世界各國分享中國市場機遇。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