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6月17日是第30個世界防治荒漠化與乾旱日。記者從國家林草局了解到,我國推進科學化、規模化治沙,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務3.31億畝,重點治理區實現了由『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三北』工程區累計完成造林4.8億畝,治理退化草原12.8億畝,森林覆蓋率由1978年的5.05%提高到13.84%。全國沙化土地面積連續4個監測期持續淨減少,由上世紀末年均擴展515萬畝轉變為目前年均縮減1000萬畝,風沙危害得到有效抑制,2019年八大沙漠、四大沙地的土壤風蝕總量較2000年下降約40%。沙區生態環境改善,帶動畜牧養殖業和林果業發展。華北東北等糧食主產區依托農田防護林網,4.5億畝農田得到有效保護。

我國積極推動全球荒漠化防治進程,率先在世界范圍內實現了土地退化『零增長』,『三北』工程成功實踐,打造了荒漠化防治的中國標杆,為全球生態治理貢獻了『中國方案』。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