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19日訊(劉莉莉 魏瀾 記者 許諾)近年來,大慶石化通過建設數字平臺、建立數據系統、使用智能設備,推進信息收集、處理、運營功能齊頭並進,為智慧工廠建設注入強勁動力。

搭建數字平臺
『數字化管理平臺就像「大腦」,能協調、優化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助力企業實現高效、精准的管理和運營。』生產運行部主管劉振宇說。

走進化工區生產指揮中心,上百臺控制電腦飛速運行,電子屏幕上閃爍著各種數據和圖像,展現著數字化生產管控的圖景。2018年和2023年,公司利用兩次裝置大檢修的有利時機,完成了全部生產裝置控制站遷移工作,構建起集宏觀感知、實時調整、及時預警、精准執行四大功能於一體的生產指揮中心。『中心運行半年多來,已展示出強大的平臺功能,資源配置更加優化,生產效率大幅提高。』生產運行部高級主管王國強介紹。
隨著信息化數字化快速發展,企業需要獲取大量工業生產信息,覆蓋原料進廠、計劃調度、生產運行、服務等全鏈條工序。因此,搭建一個適配的數字化管理平臺勢在必行。在公司的集成共享應用裡,橫向打通的是各業務部門,縱向貫通的是各業務主線。可視化的數據圖表、可量化的業務指標,在反饋、總結各項具體工作之外,既可以優化生產流程、提高生產效率,又能優化系統結構、打破數據壁壘,為智能決策提供數據支持。

搭建數字化管理平臺的過程像從馬車到汽車,再到動車高鐵的發展進程,不僅工作量大,難度更大。公司借助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完善現有業務系統,將各環節進行數字化整合,實現了全業務、全要素、全專業的自動化監控、分析和對標。同時,深化MES、APS等統建系統綜合應用,梳理並規范原油原料、能耗物耗、裝置運行等各項基礎數據,實現了企業內部數據全部自采計算、外部數據通過集團公司平臺自動獲取。
目前,公司已經擁有ERP、APS、MES等各類信息系統100餘套,初步搭建起適應生產經營需要的數字化管理平臺。為加快數字化轉型進度,公司還將陸續開展23個信息化項目,預計2025年完成重點業務場景建設,2035年全面實現『數字大慶石化』建設目標。
建立數據系統
隨著數字化的發展,數據采集成為了工廠數字化轉型的重要環節。公司通過數字化技術手段收集各方數據,進行實時分析,為生產穩定運行提供數據支橕。

今年年初,智能巡檢系統在煉油一部、乙烯一部等單位試運行。員工只需用智能巡檢儀移動端輕輕一掃,就可完成數據的收集和上傳。智能巡檢系統WEB端接收數據後,自動生成追溯報表,對生產過程進行全面監控和分析。
『目前,我們已在243條巡檢線路上設置了2000多個巡檢點位,預計年底前可實現全公司覆蓋。』負責智能巡檢項目施工的北京某公司工程部經理張林鋼說。
以問題為導向,以大數據驅動為核心,公司加快數字化智能化監測手段應用,除巡檢系統外,設備管理、機泵監測等系統陸續實現智能提取,一體化、預知性管理逐步深入。
在智慧設備管理平臺系統裡,振動測量、紅外測溫、工藝參數等模塊數據清晰可見。員工用『小神探』智能點檢儀,輕觸測振點和測溫點,數據很快就顯示在點檢儀上,並經內部網絡實時上傳到平臺。『通過監測預警功能,我們可以提前發現運行問題,准確判斷設備情況,進而進行安全、科學、有效的管理。』煉油一部重油催化二裝置區技術員薛叡介紹。

機泵智能監測平臺通過對相關設備安裝監測探頭,建立網關及接收信號,在電腦終端自動生成振動趨勢,實現在線監測設備運行狀態、遠程智能診斷設備故障、健康趨勢預測等。
3月初,公司消防、保衛聯合指揮中心試運,廠區生產裝置火災報警、生產監控等報警信息接入超融合智能指揮作戰平臺,熱成像數據的應用,使指揮中心實時監控轄區狀況,變被動接警為主動出警。警情發生時,平臺快速匯總警情總覽、可出動力量等信息,進行最優化的警情處置。隊伍首車出動時間縮短至45秒,為治安、巡防、救援爭取寶貴時間。
4月初,公司自主研發的施工管理系統上線運行。該系統由屬地單位使用和施工單位使用兩個部分組成,施工人員只需拍張照片,錄入施工信息,管理人員即可在後臺全過程、全方位掌控施工項目,『還可以調取施工人數、開項數量、自查自改數量等數據並進行分析,促進管理效率和施工質量雙提昇。』化建公司項目管理中心劉振興說。
數據匯集到相關系統後分類管理,以往依賴人工經驗管理的模式轉變為數據系統科學化管理,管理水平實現了新突破。去年,公司15套裝置創長周期運行紀錄,12項指標創歷史最高水平。
應用數字設備
當前,橫向降本增效、縱向提質昇級是企業轉型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導向。公司各單位依托紮實的基礎設施、高效的智能化工具、創新的技術手段等,將數字技術與核心業務充分結合,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昇級。
『客戶收到產品後,以前都是通過銷售人員提取對應批次產品的質檢單,麻煩不說,還增加了雙方的工作量。』化工一部生產技術組組長張廣偉說:『現在出廠的ABS產品包裝袋上,都噴印了質量檢驗單查詢二維碼,客戶使用APP進行掃碼,就可以查詢到質檢情況。』
公司成立『橡塑產品二維碼查詢質檢單功能』項目,應用數字化技術,不僅提昇了服務水平,還實現了產品的正向跟蹤與反向溯源。目前,在公司聚烯烴部和化工一部,新噴碼設備已安裝調試完畢,聚乙烯、聚丙烯、橡膠等產品也完成包裝昇級。
作為開展『機器代人巡檢』的試點單位,化工運行二部率先使用先進的防爆機器人輔助巡檢。『化工企業具有高危高壓等特性,機器人能夠完成裝置突發或異常工況下的巡檢工作,降低員工暴露發生率,為一線員工提供更多安全保障。』化工運行二部生產技術組副組長宮福斌說。
智能巡檢機器人是用AI智能識別技術,通過紅外熱成像儀、氣體檢測儀等傳感器,完成自主導航、跑冒滴漏識別、泵機紅外測溫等操作,填補了人工巡檢的周期間隔空白,提高了生產現場的安全性。
應用智能化設備完成了由人員操作向智能精准控制的轉變,實現低成本投入、高質量產出。『下一步,我們將建立以智能系統為基礎的數字化工廠保障體系,加速智慧工廠數字化轉型進程,有力推動「數智中國石油」建設。』劉振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