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搜 索
用青春書寫別樣的人生答卷
2024-06-20 09:00:15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楊桂華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河,是鄭秦功生長的地方。2002年,他離開邊城外出求學。7年後,增長了學識、開闊了視野的他毅然選擇回到家鄉。轉瞬間,他已投身家鄉建設十五載,從駐村第一書記,到負責城市規劃體驗館陳改項目,再到牽頭申報國家智慧城市時空大數據平臺試點城市建設,每一步堅實的腳印都是對家鄉的責任和守護,他用青春繪就了亮麗的畫卷。

  2015年10月,時為黑河市城鄉規劃局工程師的鄭秦功,作為優秀青年乾部,被選派到遜克縣松樹溝鄉北鎮村任駐村『第一書記』。

  在田間地頭,他邊乾邊向農戶學習種田技能,拉近彼此距離;在農戶炕頭,他向村民宣講惠農政策,傾聽百姓心聲。2016年春季森林防火期,他與村民同吃同住在防火一線,連續20多個日夜奮戰,確保村民生命財產安全。夏季出現連續降雨,導致遜別拉河河水出槽,全村70%土地被淹,他與村民一起排水修渠,共渡難關。

  鄭秦功認為,一個村就像一個家,乾淨整潔,纔能心情好暢。已經壞掉的46盞路燈,在他的爭取下進行了維修,夜晚村民紛紛走出家門扭起了秧歌。他組織修建了4000延長米的鐵圍欄,使村屯環境更加整齊。村裡40棟泥草房存在安全隱患,他聯系了市住建局進行了改造。村邊的田間路損壞嚴重,他帶領著村民僅用半個月的時間就修整了8000多米的田間路。

  北鎮村村民多年種植玉米,由於收購價格偏低,村民收入大幅縮水。為解決這一問題,鄭秦功帶領村民外出考察,鼓勵村民多種大豆,由村裡牽頭開展大豆精選項目。在他的爭取下,2016年,總投資300餘萬元的扶貧產業項目大豆精選廠在北鎮村安家落戶。北鎮村有了自己的支柱產業,壯大了村集體經濟。2018年,結束駐村工作時,市縣三級黨委都給予了鄭秦功『優秀』的評定。

  2020年6月,黑河市決定對市城市規劃體驗館進行改陳,要求8月10日前完成,保證在旅發大會期間對外開放。此時,鄭秦功已隨市城鄉規劃局合並到市自然資源局,體驗館改陳的重任落到了他的肩上。

  工期僅有40多天,時間緊、任務重。鄭秦功創新提出了『工程延續原有設計風格,對今日黑河、規劃中的黑河兩大模塊進行改陳,充分體現自然資源要素,融入地、礦、資源等元素』的方案。他全程參與了項目設計、施工、驗收,不僅為項目實施節約了大量時間,還為項目建設節約了大量的資金。40多個日夜,鄭秦功與技術團隊一起工作到深夜,晚上就住在施工現場。

  2021年,黑河新型智慧城市一期工程建設成果正式投用。身為市自然資源局調查測繪科副科長的鄭秦功發現,智慧城市一期建設存在數據不詳實、覆蓋不全面的問題,而自然資源管理又面臨著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發展的新形勢。於是,他積極謀劃,持續對接黑龍江測繪地理信息局、黑河市大數據中心,經過無數個不眠夜,他心中有了一個個清晰的改進方案。

  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導、市自然資源局支持下,鄭秦功提出了國家智慧城市時空大數據平臺試點項目申請。經過兩年的不懈努力,2023年9月,黑河獲批當年自然資源部全國唯一智慧城市試點。作為項目實施牽頭單位,自然資源局負責項目整體設計,鄭秦功責無旁貸地挑起了這一重擔。

  對標批復文件和試點要求,他聯合省測繪局有關專家,向全市十餘個部門調研征集意見建議,反復比對研討建設方案,逐項核對技術指標參數、論證項目實施可行性,最終換來廣泛認可:經過近3個月細心打磨,他牽頭編制的項目設計書經過兩輪評審,專家對項目方案給予高度評價,項目由此正式進入實施階段。項目將實現愛輝區到黑河全域、平面到立體、靜態到動態、回溯到即時、場景到應用的重大轉變,為全域全行業提供應用服務,激發城市發展新活力。

責任編輯:王聰
【專題】網絡同心 文明同行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