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搜 索
2024全國重點網絡媒體龍江行?對接『新需求』培養『新人纔』20餘家媒體『探秘』黑龍江職業學院『創新』
2024-06-19 14:48:57 來源:東北網  作者:楊帆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6月18日訊 (記者 楊帆)18日,『聚焦新質生產力培育龍江新動能』2024年全國重點網絡媒體龍江采風活動來到黑龍江職業學院。黑龍江職業學院作為黑龍江省國家『雙高計劃』建設單位中唯一省屬綜合類高職學校,是高素質技術技能人纔培養的主陣地,是整合優化科教創新資源、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重要人纔培養主體。

  在黑龍江職業學院文化中心的牆壁上,赫然寫著學生誓言,『作為一名龍職學生,我以當好產業鋪路石為榮,時刻把祖國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厚德強記,知行合一,自強有為,興業報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努力奮斗。』多年來,在黑龍江職業學院形成了『鋪路石』文化——教師當好學生的鋪路石、學生當好產業的鋪路石、校企當好龍江振興的鋪路石。

  正是在這樣的精神文化引領下,學校秉承『立足產業、攜手行業、服務企業、成就職業』的辦學理念,立足『強工、穩農、興商』的專業結構布局,不斷深化產業集群集聚融合,不斷助推產業發展,培養一批又一批高素質技術技能人纔。

  關注省情 層級式建設產教融合載體

  學校依托省級項目,攜手省內龍頭企業和省級產教融合型企業推進載體建設。學校緊緊圍繞龍江現代化產業體系,以產業振興支橕度為准線優化『三核六點』專業群布局。積極推進數控技術國家『雙高計劃』高水平專業群和畜牧獸醫、新一代信息技術等2個省級高水平專業群、6個校級專業群適配昇級。

  昇級智能制造技術校企聯合體和龍江智能制造校企命運共同體;牽頭重組裝備制造市域產教聯合體和航空器制造產教融合共同體,已納入部省共建產教融合重點任務。

  加入黑龍江省冰雪經濟和數字經濟兩個產教融合聯盟,牽頭94家單位成立國家級畜牧獸醫職教集團和省級裝備制造職教集團,依托集團化辦學優勢申請現場工程師計劃項目5個,獲批國家級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2個、12個校級試點專業,培養了2300多名學徒。

  掛牌成立省總工會首批建設的黑龍江省數字工匠學院,著力服務我省『數字經濟』領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已完成首批160名龍江工匠培訓。

  牽頭政行企研四方共建逆向工程技術與增材制造、機器人與智能裝備、多軸加工技術等5個協同創新中心,為中小企業提供技術技能創新服務102項,為學生提供技術創新孵化,在『雙創』類大賽國賽獲獎9項,省賽獲獎100餘項,在第八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賽總決賽中榮獲銀獎,刷新了省內高職學校的最好成績。

  聚焦產業 多舉措推進校企協同育人

  以產引教、以產定教、以產改教、以產促教,學校堅持推進校企『三融合』。突出文化融合,建設以『教師當好學生的鋪路石、學生當好產業的鋪路石、校企當好龍江振興的鋪路石』為核心的『鋪路石』文化體系,每年五月舉辦『鋪路石』文化節,九月舉辦『頒龍職獎·登狀元臺』活動,已評選最美鋪路石30人,產業之星和技能之星共172人,營造了紮根龍江、建設龍江的校園文化建設氛圍。

  深化資源融合,按照『共建、共享、共用、共管、共贏』原則統籌資源開發,建成全省高職唯一的國家首批『麒麟工坊』實訓基地,建設了4個產教融合實訓基地、4個示范性虛擬仿真實訓中心、3個開放型區域共享實踐中心,開發了3個典型生產性實踐項目和37本校企合作教材。

  加大隊伍融合,探索校企『雙基地』、內外『雙崗位』、專兼『雙成果』的多元結構教學團隊建設路徑,建成技能大師工作室3個,名師工作室9個,校企行研『四師』協同開發華為ICT全球培訓課程體系,為華為公司培養海外工程師219人。

  謀劃學校發展 一體化推進產業學院建設

  學校將產業學院作為深化產教融合突破口,對接『三核六基點』的二級學院布局,按院施策、分類謀劃,形成了以1個工信部立項培育的國家級專精特新產業學院為引領,以1個省級黑龍江紅光產業學院為示范,以8個校級產業學院為支橕,以1個資產運營公司為平臺的『1+1+N+1』的產業學院建設體系。創新『交互混合』運營模式,在產業學院運行治理過程中,資產運營公司代表學校參與產業學院資本混合、相關行政部門代表學校參與產業學院治理混合、二級學院代表學校參與產業學院運行混合,形成具有龍職特色的混合運營模式。

  同時,形成具有代表性的產教融合經驗,產業學院牽頭申報設置了省內首個『工業互聯網應用』專業,建設了全省唯一股份制特征的空中乘務專業,龍職·華為ICT產業學院建設成果成為東北三省首個入選的教育部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

  關注學生未來 聯動式實施科教融匯育人

  學校以助力『國之重器』和『中國智造』為主攻方向,集聚哈飛集團、哈工大、省科學院智研所等52家企校行優勢資源,立足多元化生源特點,政校企行研協同,催生一批服務行業發展的平臺和成果。

  實施清單化育人,組織16家高本企業攜手開發40項教學資源和小型多軸加工教學機床等4個教學裝備,已用於5個現場工程師培養計劃項目、18個訂單培養班、1292名學徒和16名員工培養培訓。

  開展項目化攻關,依托工信部智能制造專精特新產業學院等7個技術熟化和成果轉化基地,在基於復合聯動控制的空間復雜結構柔性機器人焊接系統研發等28項關鍵技術難題方面推陳出新,建設期內技術服務收入1100餘萬元,產生經濟效益1.2億元。

  提供數智化服務,與東安實業等14家公司合作設置企業教學工作站,為小、微企業提供『數智化』轉型昇級技術服務,累計服務17個省,實現經濟效益近千萬元,為企業節約資金5000餘萬元。

  未來,黑龍江職業學院以深化產教融合為重點,以推進職普融通為關鍵,以推動科教融匯為新方向,在職業教育與產業集群集聚融合服務龍江振興發展上先行先試、率先突破、示范引領,為黑龍江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貢獻職教力量。

責任編輯:王聰
【專欄】網絡同心 文明同行 【專題】網絡同心 文明同行 【專欄】網絡同心 文明同行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