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18日訊(記者 霍梟涵)貨車穩,看車輪,車軸、車輪就是貨車的腿,為保障貨物列車的運行安全,提高貨運檢修速度,提高上線率,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創新科技工藝,投用新質生產力為貨車上線提質增效。

給車輪做『彩超』 效率提昇四倍
當貨車運行超40—50萬公裡或1—2年後,貨車需要入庫檢修,針對輪對要進行十餘項進行檢修,其中車輪車軸就是這個環節中最重要的一環,但傳統的探傷方式,探傷效率低、探傷准確率低,需要人工二次復探,探傷1個輪對需要3人,耗時5-8分鍾,而一節貨上有4組輪對,在運輸需求高峰時,這樣的速度,往往無法滿足日益高漲的運輸需求。
今年,哈爾濱國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HTK-1型固定式車輪車軸相控陣探傷機』在哈爾濱車輛段試用,探傷機采用相控陣超聲陣列集成探頭、分時激發、同時接收技術,不需移動探頭可以實現被測件全面掃查;利用全聚焦相控陣成像原理,直觀顯示輪軸的立體圖形及故障位置和大小,實現對鐵道貨車、客車車輛車輪車軸的超聲波自動探傷。
其中,全聚焦相控陣探頭可一次性穩定的將缺陷全部檢出,大幅提高缺陷檢出效率。且通過軟件優化,相當於為輪對做『彩超』,大大的降低了工作者的判傷難度,提高了判傷便利性。據哈爾濱車輛段探傷組工長張顯海介紹,如今探傷1條輪對僅需要30秒,效率提昇了4倍,同時減少手工復探作業,可實現輪輞探傷,保證輪軸檢修質量。
目前,該設備探傷覆蓋范圍以及精度,在全國同類領域中處於前列。

車輪探傷有了『順風耳』 故障防患於未然
黑龍江省內鐵路穿行墾區、林區,列車運行期間,受到溫度和外力影響,冬季的冰塊、飛濺的碎石會對車輪等造成傷害,車輪出現磨損,但由於位置隱蔽,只能依靠聲波探傷纔能發現,以往的檢修方式需要列車回庫檢查,耗時長。
哈爾濱局集團公司將探傷工作由『庫內』前移至『鐵道上』,為貨車運輸安全再加一把『安全鎖』。哈爾濱國鐵科技公司研發『HTK-TADS-01型軌道車輛早期故障在線聲學檢測系統』,能夠動態檢測貨車車輪運行狀態,實現車輪內部缺陷、輪對外形幾何尺寸、踏面擦傷等故障自動報警和追蹤功能,能滿足雨、雪、風沙等惡劣天氣的正常探測,以及-45℃至60℃運行條件的動車組、普速機車、客車車輪在線檢測。具有自動化程度高、測量速度快、使用靈活、適應能力強、測量精度高等特點。
該系統通過對運行中的車輛探測,建立數據庫,具有數據儲備、查詢、狀態跟蹤、預警、報警、數據網絡共享等功能。實現對存在缺陷的車輛軸承故障及其附近部件異音進行診斷,能夠判別軸承故障聲音和車輛運行異常聲音,實現對車輛軸承故障自動預報及車輛運行異常聲音提示。該系統實施後,在輪軸有細小缺陷時可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檢修,輪軸故障防患於未然,職工後期作業強度和勞動量大大減少。
工作人員將得到的故障軸承加載在軸承轉動測試臺上,利用聲學傳感器采集不同載荷,不同轉速下的聲音信號,通過軟件分析,發現這個聲音圖譜是個很典型的外形故障,目前已經將這個故障特性更新到故障軸承樣本庫中,使檢測設備檢測的能力再次得到提昇。

目前,該系統獲中國鐵道學會科技獎二等獎、國家重點新產品獎、黑龍江省科學技術獎三等獎、哈爾濱鐵路局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哈爾濱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等,在全國貨車領域市場佔有率為86%。
機車出庫自動『體檢』 作業效率提高3個半小時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機車運行安全尤為重要。其中車輪受氣溫、外力影響,車輪發生缺陷,會導致輞裂、車輪掉塊、甚至崩輪等情況。因此,機車出庫前,要經過多道檢修工序,為機車全身體檢。2020年,為提高機車車輪的檢測效率,哈爾濱鐵路部門研發『HTK-TNWDS-01型鐵路車輪故障在線檢測系統』,在機車出庫期間再進行一次腳部體檢,確保機車安全。
以往機車車輪的探傷周期為一季度一次,以HXD3D型機車為例,探傷一組機車,需要拆卸、分類、清洗、探傷等多個步驟,僅探傷一項就需要2名工人,耗時4小時,耗時長、工作量大。

哈爾濱鐵路部門研發『HTK-TNWDS-01型鐵路車輪故障在線檢測系統』,由車輪超聲探傷檢測系統、車輪外形幾何尺寸檢測系統和車輪踏面擦傷檢測系統組成。在保持列車在線運行狀態下,實現對車輪輪輞內部缺陷、輪對外形幾何尺寸、踏面擦傷故障的自動預警和追蹤功能,為車輛安全運行提供可靠檢測手段。能夠適應寒冷地區室外-40℃至75℃。設備投用後,如今只需要1人,僅需30分鍾就可以完成一臺車的探傷檢查。
該系統獲實用新型專利7項,軟件著作權1項,可適用高鐵動車組、普速機車、客車車輛車輪等檢修。
軸溫探傷告別人工巡檢
除靠聲音探傷外,鐵路部門還開發新式紅外線軸溫監測系統參與車輪檢測,有效減少一線職工巡檢巡視次數,保證貨車運行安全。

軸溫監測是根據車軸溫度昇高變化,監測車輪狀態,並及時將信息傳達至臨近工區,及時檢修。但以往紅外軸溫探測設備裝置體積大,需要在軌道邊建立22平方米的機房,平均每個月都要有職工去巡視設備,在春暑運等關鍵時期,職工巡視次數更加頻繁,由於機房地處偏遠,汽車靠不上,在雨雪天氣中,職工只能步行前往,以宋站機房為例,哈爾濱車輛段職工巡視一次要步行2公裡,往返要40分鍾。
2023年,哈爾濱國鐵科技公司研發小型檢測裝置,僅為一個機櫃大小,並由模擬信號昇級為數字信號,同時構建的元器件大部分實現了國產化,探溫的核心元件碲鎘汞,告別依賴進口的時代。特別是機櫃采用雙熱備切換模式,設備故障大幅降低,目前,不需要人工巡視。
目前,該設備應用在青藏鐵路等極寒線路上,在全國佔有率約在70%,設備安裝率超過3600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