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搜 索
2024全國重點網絡媒體龍江行| 20餘家全國重點網絡媒體聚焦龍江中醫藥文化 看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向『新』而動 提『質』發展
2024-06-19 14:48:57 來源:東北網  作者:許諾 劉星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6月17日訊(記者 許諾 劉星馳)17日,『聚焦新質生產力 培育龍江新動能』——2024年全國重點網絡媒體龍江采風活動正式啟動。采訪團首站走進了黑龍江中醫藥大學。作為高等中醫藥院校,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緊跟時代潮流,以『新』為引領、以『質』為突破,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全面提高人纔培養質量、全力提昇科技創新能力、服務龍江高質量發展為著力點,以學校建校70周年為契機,深入推進學校各項事業發展,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奮力開拓學校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堅守中醫藥文化底色

  走進龍中醫校園裡,藥香飄滿堂。

  采訪團走進了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博物館。博物館以中醫藥為主題,陳列展示為核心,互動體驗為特色,集展示、收藏、研究、體驗於一體,是學生選修課、第二課堂等教學實踐基地,是弘揚中醫藥文化、開展中醫藥文化相關實踐教學和科研、普及中醫藥科學知識及中醫藥國際傳播的重要場所,也是服務社會和中醫藥文化傳承的重要平臺。

  在中醫藥文化體驗廳裡,學校組織基礎醫學院溫病教研室張福利教授、方劑學教研室趙雪瑩教授、傷寒教研室孫許濤副教授等7名中醫專家開展健康義診活動。從中醫養生角度為采訪團提供常見病、多發病的健康諮詢,記者們還體驗了針灸、推拿等治療方式,切實感受到中醫藥診療的優勢和獨特魅力,贏得采訪團成員的紛紛好評。

  『這裡的校園文化建設非常吸引人,我們在這裡體驗了神奇的中醫診療,拓寬了體驗維度,猶如暢游在中醫藥的博大世界。』在參觀黑龍江中醫藥博物館後,來自山東的大眾網教育頻道劉佳琦有感而發。

  作為全省僅有的高等中醫藥院校,龍中醫承擔起中醫藥文化傳承創新職能,凝練龍中醫特色、挖掘中醫藥元素,將中醫藥文化融入學校文化建設,不斷推動中醫藥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使這所創辦於1954年的黑龍江省高水平大學根深葉茂,欣欣向榮。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和偉介紹,學校積極發揮高校文化傳承創新職能,從打造核心競爭力的戰略高度,積極加強以『中醫藥文化』為特色的大學文化建設,精心打造『龍江中醫講壇』『中俄生物醫藥論壇』『中醫藥文化講壇』『中醫藥青年論壇』等學術文化品牌,為加快建設高水平大學提供內在動力和文化支橕。今年,黑龍江中醫藥大學以70周年校慶為契機,紮實推進校園景觀規劃工程建設,景觀時珍路改造,籌建美化大醫之路、百藥仙草園、記憶長廊、中軸留影廣場等,以全新校園面貌迎接校慶。

  新質生產力賦能中醫藥科研成果轉化

  創新是中醫藥發展的時代活力。促進中醫藥與現代科學相結合、相促進,加強中醫藥臨床科研攻關,有助於提高中醫臨床診療能力和水平。

  『我們實驗室利用原創的中醫方證代謝組學方法,建立「病-證」融合的中藥臨床療效評價體系,發現與臨床療效相關的經方體內藥效物質,解決與藥效物質基礎相關的經方與現代中藥創制全過程的科學問題,形成現代中藥創制的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研發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藥,實現中醫藥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在經方與現代中藥融合創新全國重點實驗室,實驗室主任、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原副校長王喜軍教授向采訪團介紹實驗室建設現狀。

  『我們實驗室探索出了基於中藥性味理論的中藥化學研究思路,闡明五味子、北柴胡等20味常用北藥的藥效物質基礎,發現一系列具有重要應用價值的天然產物,有640餘個為科屬種首次發現,我們建立了首個北藥標准物質實物庫,有力推動北藥開發進程……』在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北藥基礎與應用研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黑龍江中醫藥大學藥學院副院長姜海逐一向大家介紹創新研發的多個亮點,目前,實驗室積極加強與企業以及科研院所的合作,全面提昇科技創新能力,促進教學科研成果直接或間接服務於醫、教、研、產,進一步提高科研成果轉化能力,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研究水平處於國內領先水平。

  破難題,探新路,作示范……新質生產力的發展為學校科研創新帶來了更多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目標,提供了更多的前沿技術需求。黑龍江中醫藥大學校長郭宏偉表示,學校圍繞中醫原創理論內涵闡釋、中醫藥多學科交叉研究等關鍵技術領域,以全國重點實驗室為依托,以省部級重點實驗室、研究室、工程中心為支橕,積極開展中醫藥基礎理論研究、中醫藥防治重大疾病的臨床及創新藥物研究,重點開展中藥應用技術研究,以及中藥大品種的二次開發研究,培育出一批高層次、高水平國家重大項目和高水平研究成果,在中藥血清藥物化學研究、中藥天然藥物藥效物質基礎研究等方面處於國際先進水平,在方劑配伍規律、針灸作用機理研究和中醫藥治療重大疾病的臨床研究方面處於國內領先水平。

  郭宏偉表示,2024年學校設立『黑龍江省自然科學基金聯合基金』,圍繞黑龍江省生物經濟領域重大科學問題,以中醫學、中藥學為重點研究方向,開展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推動龍江道地藥材產業發展。

  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2024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關鍵之年,也是黑龍江中醫藥大學聚力攻堅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的攻堅之年,今年9月,學校將迎來建校70周年,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趙煒明表示,高校是匯聚人纔的高地,是培養人纔的基地。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將以審核評估工作為重點,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做好新一輪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工作,梳理審核評估指標,高標准做好審核評估各項工作;加強國家『十四五』教育優先發展學科建設,不斷提昇『雙一流』建設質量,進一步優化學科布局,培育學科新增長點;積極構建『三全育人』新格局;推進國際化辦學提質增效。

  趙煒明表示,學校將以『岐黃工程計劃』為依托,全面加強人纔隊伍建設,持續推進『十四五』人纔發展戰略規劃,優化人纔結構布局,分類型、分層次、全周期精准培育優秀人纔;聚焦『四個面向』和建設一流學科,堅持高端人纔引領,繼續加大高層次人纔的培養、引進工作,做好『長江學者』『百千萬人纔工程』等人纔項目的推薦及培育工作,力爭在關鍵技術領域集聚頂尖人纔、領軍人纔、拔尖人纔。

  高校是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礎性、戰略性支橕。趙煒明表示,作為高等中醫藥院校,應該主動擔當作為,要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科學家精神,加強中醫藥人纔隊伍現代教育理念、信息素養培訓,使之成為新質生產力的推動者和實踐者。七十載杏林春滿,數代人薪火相傳。學校將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全面提高人纔培養質量、全力提昇科技創新能力、服務龍江高質量發展為著力點,深入推進學校各項事業發展,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奮力開拓學校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責任編輯:王聰
【專欄】網絡同心 文明同行 【專題】網絡同心 文明同行 【專欄】網絡同心 文明同行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