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網絡強國建設,在網絡強國建設實踐基礎上,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逐漸形成了關於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這一思想具有清晰的思想維度、嚴密的邏輯架構和完整的理論體系,是我們黨理論創新的重大成果。基於理論體系高度不斷深化對這一思想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為網絡強國建設提供思想指引,為網信事業發展提供根本遵循。
網絡強國建設任重道遠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從國際國內大勢出發,總體布局,統籌各方,創新發展,努力把我國建設成為網絡強國。』這為新時代我國網絡強國建設指明了目標。建設網絡強國,要明確發展前進的方向,包括不斷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普及網絡基礎設施,推動數字經濟繁榮發展,建設強大的網絡攻防能力,充分保障網絡安全,最終達到技術先進、產業發達、攻防兼備、制網權盡在掌握、網絡安全堅不可摧的目標。由此可見,網絡強國建設任重道遠。網絡強國建設目標的提出,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根據國內國際發展大勢作出的重大戰略決定,在黨和國家事業全局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是我們黨自覺擔負起時代使命的體現。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為了實現我們的目標,網上網下要形成同心圓。』由此在網絡強國建設實踐基礎上,形成了同心圓論,即構建網上網下同心圓,明確了網絡強國建設的主體力量。為了建設網絡強國,需要網上網下形成同心圓,以最大范圍爭取人心,把廣大網民凝聚到黨的周圍,使全國人民緊密團結在一起,主旋律更加高昂,正能量更加強勁。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網信事業發展必須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增進人民福祉作為信息化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建設網絡強國、發展網信事業必須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明確網絡強國建設需要堅持的價值取向。隨著我國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網絡化、智能化、數字化快速推進,推動了經濟社會發展,人們的生活更加美好,國家治理體系不斷健全完善,國家治理能力不斷提昇。我們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和期待,讓人民群眾在數字經濟和信息社會發展中擁有更多獲得感。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網絡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網絡強國必須維護好國家網絡安全,明確網絡強國建設需要堅持的底線要求。確保網絡安全、維護人民利益,也是以人民為中心價值取向的最基本要求和體現。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網絡應用范圍不斷擴大,網絡安全問題愈加復雜棘手,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重大影響。網絡安全問題將會影響經濟社會穩定運行,影響人民群眾的利益和國家安全。因此,維護國家網絡安全,是建設網絡強國必須堅守的底線要求。提昇安全保障能力,主動防范、化解網絡潛在風險,是我們必須具備的能力和技能。
網絡強國建設的實踐路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快推進網絡信息技術自主創新,加快數字經濟對經濟發展的推動』,『加快提昇我國對網絡空間的國際話語權和規則制定權』,明確了網絡強國建設的關鍵所在、重點方向和共識方案,進而明確了網絡強國建設的實踐路徑。
加速推動信息領域核心技術突破,是網絡強國建設的關鍵所在。互聯網作為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基礎設施,已經成為技術、產品、服務、管理等各類創新最為活躍的領域。核心技術的發展水平,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一個國家網絡事業的發展水平。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言,信息化是重大機遇,但是只有真正掌握了核心技術,纔能提昇國家競爭力,維護國家安全,從而抓住和利用好這一機遇。近年來,我國互聯網發展成績斐然,但是在核心技術方面我們仍然落後於世界先進水平,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網信事業發展。因此,建設網絡強國必須加速推動信息領域核心技術突破。
發揮信息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驅動引領作用,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點方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信息技術成為率先滲透到經濟社會生活各領域的先導技術,將促進以物質生產、物質服務為主的經濟發展模式向以信息生產、信息服務為主的經濟發展模式轉變』。當前,世界經濟加速向以網絡信息技術產業為重要內容的經濟活動轉變,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互聯網是新生產力的代表,體現著新的發展方向,在促進均等化發展、縮小發展鴻溝、共享發展成果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進入新時代,信息技術革命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性交匯,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注入了強大動能,對經濟社會發展有著巨大的驅動引領作用。隨著網絡強國建設的不斷推進,信息化水平不斷提昇,信息化的驅動引領作用將得到充分發揮,經濟社會將不斷向前發展。
共同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形成建設網絡強國的世界共識方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網絡空間是人類共同的活動空間,網絡空間前途命運應由世界各國共同掌握。各國應該加強溝通、擴大共識、深化合作,共同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當前,網絡空間已經成為人類活動的第二空間,對物理空間資金流、人纔流、技術流等資源優化配置起著重大作用。一方面,隨著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社會信息化的發展,互聯網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大。另一方面,在全球互聯網發展中,存在諸多矛盾和問題,如秩序不合理、規則不健全、發展不平衡等,不同國家間存在著巨大的信息鴻溝,現有網絡空間治理規則不盡公平合理。在全球范圍內,網絡違法犯罪行為屢禁不絕,甚至日益猖獗,如網絡攻擊、網絡監聽等,已成為全球公害。面對機遇,我們要果斷抓住、加快發展;面對挑戰,我們無法置身事外、獨善其身。建設網絡強國要求我們加快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通過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更好地推進網絡強國建設。
加強統籌協調實施綜合治理
網信工作涉及眾多領域,要加強統籌協調、實施綜合治理,形成強大工作合力。明確網絡強國建設的思想保障和政治保障,將有助於推進網絡強國建設行穩致遠。
堅決打贏網絡意識形態斗爭,為建設網絡強國提供思想保障。由於互聯網的迅猛發展,輿論的生成與傳播方式已經大為改變,不同文化包括不同價值觀之間的交流、交融、交鋒也深受其影響。當前,意識形態領域存在很多新情況新問題,很多都是因網而生,許多錯誤思潮生成發酵的溫床也都是因網絡而起。受輿論生態和媒體格局的演變影響,意識形態斗爭的形式形態也出現變化,敵對勢力頻頻發起意識形態攻勢,意識形態領域看不見硝煙的戰爭無處不在。就互聯網這一『戰場』而言,為了維護政權安全、意識形態安全,我們必須而且只能是頂得住、打得贏,誰掌控了網絡,誰就能佔據意識形態斗爭戰場的制高點。打贏網絡意識形態斗爭,一方面要深入研究網絡政治工作,積極開展網絡斗爭;另一方面更要運用正確的戰略戰術,不斷提高網絡斗爭水平。
加強和完善黨對網信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為建設網絡強國提供堅強的政治保障。加強和優化黨對網信工作的領導,是我們黨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作出的具有重大意義的決策。黨是最高領導力量,加強黨對網信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為建設網絡強國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障,可以確保網信事業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揭示了中國特色網絡強國建設的主體力量、價值取向、實踐路徑等,形成了具有內在邏輯結構的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網絡強國之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網信領域的具體體現,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為中國特色網絡強國之路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推動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