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南京6月10日電 就地采擷葉片、花瓣,加之香料、茶葉烹煮端午蛋。將彩漆滴入水中,用細篾將墨點首尾串聯,浸入空白扇面,一面面漆扇從水中旋轉而出。這個端午節假期,不少『00後』在南京江北新區長蘆街道沈浸式體驗民俗活動。
今年端午節,長三角一、二線城市城郊與交通通達度高的縣城,成為年輕人短途慢行、度假聚會的城市『後花園』。途家民宿平臺顯示,許多長三角青年游客離開繁鬧都市圈,前往湖州安吉、舟山嵊泗、杭州桐廬的較多,熱門民宿平均入住時長達2.1天,消費者偏好下沈的趨勢持續顯現。
憑借差異化的資源稟賦、區域特色,長三角縣域旅游經濟保持增長。年輕人對於稀缺小眾、悠閑舒適的向往,使得小城市吸引了大批新游客。美團數據顯示,假期期間,縣域旅游市場景區門票預訂量同比增長65.1%,酒店民宿預訂量同比增長50.8%,『人少景美、松弛感、特色體驗』成搜索率最高的關鍵詞。
從馬面裙變裝與漢服妝造,到文博游與古鎮游,伴隨『新中式』游玩法走紅,豐富的民俗體驗活動也愈發受到『Z世代』客群關注。假期裡,他們通過包粽子、食『五紅』、編五彩繩、熏艾葉、掛菖蒲、賽龍舟等活動及儀式,體味節日文化內涵,從中獲得情感認同和價值認同。
在業界人士看來,眾多年輕人習慣於使用社交平臺分享『力薦』與『避坑』攻略,未來會有更多的『寶藏』縣城目的地進入公眾視野。各地可優化旅游供給,推動縣域旅游資源可持續發展,將線上『網紅』轉化為當地的實體『長紅』。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