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杭州6月15日電 題:Z世代愛上『西湖K歌』尋職場生活快樂秘籍
日落時分,安徽姑娘李蕾拿著麥克風,動情地唱起一首《水星記》。她說,每當心情低落時,自己都會來浙江杭州散散心,但這是她第一次面對西湖的湖光山色唱歌,算是旅途中的『小確幸』。
如今,在杭州西湖邊的一處走廊,每到下班時間就會有年輕人陸陸續續趕來。他們或輪番上前高歌一曲,或舉起打開閃光燈的手機,隨歌搖擺。
關於在陌生城市的一隅唱首歌,不少像李蕾一樣的游客直言,會更勇敢、更願意嘗試。在杭州旅游的美國華裔青年馬純熙以一首經典高音老歌收獲滿堂喝彩,唱罷後卻一路小跑離開,與臺前判若兩人。『今天唱的歌有點難度,但這裡沒有人認識我,之後我可能也不會再見到他們,所以想挑戰一下。』
對於在杭州定居的年輕人而言,在西湖邊唱歌則是調劑工作和生活的方式。
『一起「發瘋」唱歌的時候最快樂,可以盡情釋放壓力。』自從兩周前偶遇此處,『00後』女生萱萱(化名)幾乎天天加入其中。在她看來,自己在大合唱時更放得開,與日常工作時不苟言笑的形象截然不同。
與萱萱不同,『95後』王晟把在西湖邊唱歌視作鍛煉職業能力的『快樂秘籍』。『我是律師,乾我們這行就要外向、口纔好。平時我就用這種活動來鍛煉臨場應變能力,讓自己面對各種場合時能不怯場。』
據觀察,自發在西湖邊唱歌的多為『Z世代』。作為中國知名景區,西湖邊人來人往,有人聽了幾句,笑道『跑調了』轉身離開,也有人駐足停留,甚至加入其中。
從深圳來杭州出差的林女士與同伴拖著行李箱,情不自禁地當了半個鍾頭的觀眾。她說,沒想到能遇到如此多充滿熱情的年輕人,這為原本緊張、快節奏的差旅畫上了輕松句號。
『開始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想用歌聲傳遞快樂。唱得好不好不重要,勇敢表現自己就好。』作為活動發起者,23歲的周糯糯見證了許多觀眾的變化,『他從一開始遠遠地看著,到坐近一點聽,再到張口唱、跟著跳,甚至主動拿起麥克風唱,可以很明顯感受到變外向了。』
此前的西湖邊,露天唱歌、跳舞的人多以老年人為主,而今情況已有所不同。『斷橋那邊是老年場,六公園這邊年輕人多,都唱得蠻好,年輕人很有活力。』一位本地大爺一邊舉起相機,一邊說道。
對於年輕人西湖邊K歌這一現象,浙江省社會科學院智庫建設和輿情研究中心副主任姜佳將也有所關注。她認為,文化和藝術的需求不分國界和年齡,本質上都是社交需求、彰顯自我需要和情緒價值需要。
『如今的年輕人開始轉向松弛感和性價比的社交氛圍和文化場景,更注重自我的情緒價值和天性釋放,希望在公共社交空間中獲得真實的情感交流和情感支持。』姜佳將說,這也體現出城市的文化基因與個性內核,人們可以突破封閉空間,與自己生活的場景產生全新的連接,感受日常卻又不尋常的城市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