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尋味』迎端陽 萬水千山『粽』是情 百味千般皆可行
2024-06-09 10:20:00 來源:央視網  作者:

  央視網消息:『菖蒲酒美清尊共,五色新絲纏角粽。』在所有與傳統節日有關的食物裡,粽子絕對是文化積淀最深厚的傳統美味之一。幾片粽葉,一捧糯米,棱角裡裹著文化的傳承,軟糯間藏著山野的清香。如今,粽子的品種是越來越多,問粽山,誰領風騷。酸甜咸辣,迭出奇招。有經典小棗,人氣超高。蛋黃咸肉,非常暢銷。螺螄粉粽口味刁,但味道還美得有點兒蹊蹺。更有榴蓮冰粽很傲嬌,各種口味咱也不挑,都有絲線系在腰,各有奇香滿街飄。琳琅美味中,其實萬水千山『粽』是情,百味千般皆可行。

  廣西賀州:形似龍舟黃茅粽瑤鄉端午粽飄香

  在廣西賀州市昭平縣仙回瑤族鄉古盤村,這兩天,村民們正忙著包粽子。不過他們包的粽子跟我們平常見到的三角粽不太一樣,而是形似龍舟的黃茅粽,讓我們一起去看看。

  記者來到村民黃慶弘家中時,他正在跟家人們忙著制作黃茅粽。大家將提前准備好的黃茅草平鋪在簸箕上,放入浸泡好的糯米,包裹成龍舟形狀,再放入大鍋中慢慢蒸煮。煮熟的黃茅粽表皮由綠色變為黃褐色,還散發著黃茅草獨特的清香。

  黃茅粽是仙回瑤族鄉的傳統美食,以黃茅草命名,主要以糯米、黃茅、草木灰水制作而成,味道獨特。

  湖北建始:土家艾葉煮雞蛋濃情粽香迎端午

  在湖北建始,端午期間,當地的土家族群眾常常會邀約親朋一起吃粽子,滾艾葉雞蛋,以此傳承傳統文化,祈福家人平安康健。

  土家艾葉煮雞蛋是土家族群眾在端午期間的一種獨特習俗。制作土家艾葉雞蛋首先要將艾葉和生雞蛋洗淨,然後倒入清水,一起放入鍋中同煮。1小時後,用勺子把雞蛋殼敲碎,讓艾葉的湯汁從裂開的縫隙中滲入到雞蛋裡面,接著繼續用文火煮1小時後並悶泡,使雞蛋散發出艾葉的香氣。

  對於當地人來說,喝艾葉水、滾艾葉蛋、吃艾葉蛋的過程寓意著祛風祈福,這些習俗傳遞著土家族群眾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和傳承。

  甘肅蘭州:端午一碗『甜醅子』清涼酸甜西北味

  在甘肅蘭州的一些地方,說起端午的美食,那就得是一種用燕麥發酵的小吃——『甜醅子』。當地人會從端午節前三天開始,忙著准備食材釀制這道甜品,好在節日當天與親朋好友一起分享。

  端午節前後,西北地區的人們會制作一種特色小吃——『甜醅子』,它的歷史很悠久,口感略有酸甜,是端午前後日益炎熱的天氣裡,人們消暑的好伴侶。

  在甘肅蘭州,『甜醅子』的制作流程雖與南方的甜酒釀有所相似,但食材卻有不同。『甜醅子』就地取材,用的是當地種植的燕麥。制作之前需要提前將其收拾乾淨後浸泡在水中,直至麥粒膨脹變軟,放入鍋中後大火煮30—40分鍾。

  煮熟的燕麥取出瀝乾水分後冷卻,再均勻撒入甜酒曲,輕輕拌勻,確保每粒燕麥都能裹上酒曲。接下來,拌好的燕麥裝進無油無水的壇子裡,保證不會變質。

  時間是最好的魔術師。在甜酒曲的幫助下,3天的發酵之旅後,壇子裡的燕麥就變成了酸酸甜甜的『甜醅子』。碗裡加入最簡單的涼白開,就是一碗帶有濃郁西北風味的消暑甜品。有句順口溜這樣描述:『甜醅甜,老人娃娃口水咽,一碗兩碗能開胃,三碗四碗頂頓飯。』如今,喜歡『甜醅子』的年輕人,還賦予了它更多的可能性,加上酸奶,或者拌入奶茶,『甜醅子』有了更多的變化,不過,永遠不變的也許是『甜醅子』裡那獨特的西北風味。

責任編輯:遲灝

【專題】網絡中國節·端午

【專題】網絡中國節·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