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寧波6月7日電(林波)折粽葉、填米飯、打繩結……端午臨近,『洋弟子』們走進浙江寧波花式過端午,感受地道中國味。
在寧波市江北區外灘街道鹽倉社區內,粽葉飄香,歌聲悠揚,來自摩洛哥、馬來西亞、南非等國家的十餘位國際友人與社區居民齊聚一堂,講民俗、包粽子、玩轉非遺,共慶端午佳節。
在阿姨們手把手教學下,來自摩洛哥的留學生利亞斯連包了三個粽子,『這是我第一次學習包粽子,挺有意思的,多練習幾次就會了』。

包完粽子後,利亞斯還將粽子『打包』帶回學校,與其他朋友一起分享。
『端午節就要吃粽子,甜咸我都喜歡。』來自西班牙的『中國女婿』喬恩在該社區生活了十餘年。活動現場,他用帶來的手風琴為大家演繹了一曲《我愛你中國》,『雖然也會想念在西班牙的家人,但現在我的家在中國,我很愛中國,也很愛中國美食』。
據鹽倉社區黨委書記魏柳燕介紹,該社區內居住著較多國際友人,平時也會開展活動讓大家更好融入社區,『恰逢端午佳節,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互動,讓國際友人更好地了解中國傳統文化』。
無獨有偶,在寧波市奉化區錦屏街道長嶺社區的黨群服務中心,身著傳統漢服的『洋弟子』們好奇地圍聚一起學習包粽子,一招一式學得有模有樣。

『我們是第一次教國際友人包粽子,沒想到他們包得很專業!』形狀各異、憨態可掬的糯米粽讓有著40年包粽子經驗的當地居民錢霞連連稱贊。
『粽子軟糯糯的,跟我家鄉的米糕飯有點相似,我相信粽子在我的家鄉也會大受歡迎。』來自毛裡求斯的『洋弟子』理查品嘗鹼水粽後如是說。
『不管是我身上的漢服,還是艾草船,都可以從中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和獨特。』來自羅馬尼亞的『洋弟子』米茹娜受訪時表示,平時她也經常將生活中的點滴通過照片的形式與家人分享,『希望下次可以帶著家人實地感受中國文化之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