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畢業季,『三百六十行』又上新了!
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發布公示,擬增加網絡主播、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統應用員、用戶增長運營師等19個新職業,同時增加直播招聘師、生活服務體驗員等29個新工種。
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直播電商市場規模達到4.9萬億元,直播行業從業人員超過千萬人大關。並不鮮見的『網絡主播』為何位列新職業榜單?
事實上,新職業並非等同於『從零開始』,而是本身具有一定規模的從業人員,以及相對獨立成熟的從業技能,但尚未被收錄進《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的職業。
自1999年我國首部職業分類大典頒布以來,越來越多的職業獲得『身份證』,擁有了屬於自己的職業定義和發展標准。同時伴隨我國經濟發展和產業調整,一些職業也逐漸淡出了歷史舞臺。
本次『入典』的多個職業類型讓人眼前一亮。如,滑雪尋救員、布展搭建師等職業,與人們生活中的新場景、新業態息息相關。
再如,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統應用員、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員、工業互聯網運維員等9個數字新職業,凸顯出數字經濟帶來的就業機遇。
來自招聘平臺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生成式人工智能相關職位同比增長超300%,平均年薪達到約40萬元。相關數據預測,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人纔缺口達103萬,工業互聯網相關領域人纔缺口將達到254萬人。
新職業不斷湧現,為廣大青年人提供了更多職業新選擇、發展新空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職業能力建設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新職業的確定,能進一步增強從業者的職業歸屬感,相關從業者還可以享受國家有關政策待遇,同時促進就業崗位開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