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文化中國行?看鑒海南:灰塑築美
2024-06-04 08:22:57 來源:海南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海南日報記者 劉夢曉

  6月2日恰逢周末,海口騎樓老街寰海閣酒店門口,不少游客在大門兩側的灰塑門聯前打卡拍照。這是一件以『喜鵲報春』為主題的灰塑,一只喜鵲立於枝頭,雙目炯炯有神。細細觀之,喜鵲的絨毛、爪皮,乃至樹葉的脈絡均清晰可見。

  而在距離酒店百裡之外的文昌市會文鎮十八行村,村民林敬幾年前翻修過的老屋,房檐、牆壁上也有灰塑。其中的茄子、石榴、花鳥等圖案,寄托著林家人對美好生活的期待。

  從熱鬧的城市到靜謐的鄉村,一件件灰塑作品裝飾或古老或現代的建築,傳遞建築藝術之美。海南許多地方的建築上都有灰塑,而放眼全島,屬文昌灰塑歷史最久遠、工藝水平最高。

  南宋入瓊傳千年

  『文昌灰塑是穿越千年的藝術作品。』說到文昌灰塑的歷史淵源,文昌市文化館館長曾小寧打開了話匣子。

  他介紹,文昌本地族群,主要是南宋以後從閩南等地遷徙來到海南島的,文昌的民居風格、灰塑工藝,也是那時傳入島的。文昌地區的灰塑通常見於正屋的上部,包括主梁下、外牆屋檐下、門窗上方、前門鏡面牆上、屋脊上方等部位。

  文昌灰塑題材廣泛,鄉土氣息濃郁,圖案主要有如意、花草、花籃、喜鵲、蝙蝠、松鶴、山水等,房屋主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選擇圖案。按常例,正廳主梁下方是仙桃、牡丹、花籃等圖案的灰塑;外牆屋檐下多為寓意喜上眉梢的『喜鵲登梅』灰塑、寓意連年有餘的『蓮花和鯉魚』灰塑,或寓意金玉滿堂的『金魚和海棠』灰塑等;門窗上方是松鶴、牡丹花等圖案的灰塑;屋脊上多為廣曲蛟、卷草尾、祥雲造型的灰塑。

  閩南和嶺南是國內灰塑應用得最多的兩個地方。文昌灰塑雖說源自閩南,但很可能也受到了嶺南流派的影響。有專家認為,清末民初是文昌灰塑發展的興盛期,當時有不少瓊籍華僑從廣東請工匠來海南蓋房,其中很可能就有灰塑畫師。

  灰塑的發展是一個兼容並包的過程,這一點在海口、文昌等地的騎樓建築上體現得很明顯。以海口騎樓老街為例,這裡的灰塑紋樣主要為動物、植物,也有相對簡約的文字和幾何紋樣,比如八角形、方勝紋、萬字紋、回紋、盤長紋。灰塑畫師將這些或繁或簡的紋樣恰到好處地刻畫於騎樓的羅馬柱、拱券、外立面等處,實現了中西方建築元素的完美融合。

  同時,經過一代代本地工匠的摸索,海南灰塑也形成了一定的地域特色。記者在海口騎樓博物館酒店的露臺上,看到了一處卷草尾灰塑。卷草尾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瓊北民居構件,通過灰塑的形式呈現,其顏色更加豐富,觀賞性更強。

  傳統概念中的灰塑,是一種附於建築之上不可移動的藝術品。近些年,一種新型灰塑作品在文昌出現,那就是灰塑畫。畫師采用灰塑的工藝和原材料,在木板上創作的立體畫,就是灰塑畫。

  文昌灰塑畫師陳加飛創作的《泉羅春山秀》,是一幅灰塑山水畫。畫中的綠樹、青山、碧溪等錯落有致,霞光由遠及近照射,刺破雲霧,層次十分豐富。『這幅作品參考了國畫的技法,色彩復雜多樣,繪制難度很大。』陳加飛說,創作灰塑畫的難度不亞於在紙上繪畫,難就難在上色。『因為灰塑畫是立體的,想要達到暈染、漸變的效果,就要反復疊涂,層層修飾,這很考驗畫師的功力。』文昌灰塑畫師黃心寬擅長山水草木題材,他創作的《山光水色》《深谷晨韻》等灰塑畫,描繪出一個鳥語花香的自然勝境,頗受市場歡迎。

  從凝固的建築構件,到『行走的藝術品』,灰塑入瓊千年,演變出綽約風姿。

  老宅灰塑『講』故事

  灰塑傳入海南後,最早出現在廟宇、宗祠等具有一定祭祀功能的建築上,在民間廣受歡迎,後來開始應用於文昌、海口、瓊海等地的民居中。

  灰塑的題材內容有一定的范式,但也因『戶』而異。一些民居的主人會與畫師溝通,將家族的歷史或創業故事,融入灰塑中,文昌東閣鎮富宅村的韓家宅就是一個例子。

  這座已有近百年歷史的老宅,牆體斑駁,不過從其規模和建築裝飾仍能看出它當年的氣派豪華。老宅外牆上,有一處刻著『元興利火鋸廠』的灰塑,這個火鋸廠就是當年韓家人在泰國經營的廠房。細看灰塑,廠房一側是一處裝飾精美的南洋風格樓房,路面上人來人往,十分熱鬧,還有工人在往貨船上搬運貨物,而且貨船不止一艘。

  據了解,韓家宅是當地旅居泰國的富商韓欽准於1936年回鄉所建,歷時兩年建成。韓欽准年少時家裡很窮,他十多歲就跟隨鄉親下南洋謀生,經過一番拼搏,在貴人的幫助下建起了火鋸廠、冰廠,積攢了財富。這件灰塑作品,生動展現了他下南洋創業的歷史。

  文昌文城鎮頭苑松樹下村的符家宅,也是一處知名的老建築。這座宅子南洋風情濃郁,多處可見柱飾、拱券、尖頂,歷經百餘年風雨洗禮,部分牆皮已經脫落,但牆上、檐上、門拱處的灰塑色彩仍較為艷麗。

  據村裡人介紹,符家宅最早的主人是在新加坡經商的符永質、符永潮、符永秩三兄弟。三兄弟背井離鄉,在新加坡從事橡膠行業,1915年發跡後,他們運了一船銀子回鄉蓋房,宅院於1917年建成。符家人雖然靠做橡膠生意發了家,但他們一直十分尊重知識文化淵博之人,教導後代要多讀書。這種觀念在符家宅的灰塑上有所體現,比如宅子正門兩側的『卷冊』灰塑,『書頁』旁附有『五枝丹桂香』等詩句。在古代,『丹桂』經常用於代指登科及第的人。宅院建造時,科舉制度已經取消,但符家人崇尚讀書的家風卻世代延續。

  除了文昌,在海口包道村的侯家大院、瓊海留客村的蔡家宅等傳統民居上,也可以看到精美的灰塑。比如,蔡家宅的屋脊上有卷草尾灰塑,外檐、牆楣上有寶瓶、錢幣、畫卷等灰塑。

  『有瓊海、萬寧、陵水、三亞等地的屋主,找我們去做灰塑。』文昌灰塑藝術家、非遺傳承人許達聯說,過去在瓊北地區,蓋房子以灰塑裝飾是許多老百姓心中的一種執念。現在,擁有這種執念的人越來越少,反倒是經常有華僑回海南請工匠出國做灰塑。

  『除了木結構的磚瓦房,其實混凝土樓房一樣可以做灰塑。』許達聯說,他在老家建了兩層樓房,屋裡屋外做了很多灰塑,『我就想做個表率,希望有更多民居用灰塑進行裝飾』。

  創作的留白之妙

  留白是中國古人繪畫常用的技法。一處巧妙的留白,往往能引發觀看者的想象,起到『以無勝有』的效果。如南宋馬遠的《寒江獨釣圖》,在一片空寂中,一老翁獨坐小舟,神閑氣定。畫家雖未勾勒一絲水紋,但大量的留白卻讓人感到煙波浩渺,滿幅皆是水意。

  在海南的灰塑作品中,留白的運用同樣有『以無勝有』的視覺效果。『灰塑作品色彩五彩斑斕,一眼看過去容易產生錯亂的感覺,這時候留白就顯得很重要。』寰海閣酒店負責人符燕舞說,灰塑作品有明顯的寫實風格,所呈現的物象紛繁多彩。如果要將灰塑作為一種藝術品保留下來,用留白的手法為作品增添美感十分必要。

  留白這種技法,在一些海南灰塑畫師的作品中已經有所體現。比如,文昌灰塑畫師伍世東創作的《一路連昇》,出水芙蓉向上生長,白鷺踏水、喜鵲停留,畫面和諧而美好。縱觀整幅作品,物象很多,卻分布有序自然,皆因物與物之間有多處留白。

  文昌灰塑畫師林日文創作的《松鶴同春》,紅日生輝,白鶴低昂,青松蒼勁,物象復雜多樣。作品中有近一半的面積用於留白,令人無限暢想,與《寒江獨釣圖》有異曲同工之妙。

  『藝術創作的理念是相通的,灰塑是雅俗共賞的藝術品。借鑒傳統繪畫的創作手法,能為灰塑注入更多活力。』林日文說,目前已有不少文昌灰塑畫師用灰塑的技法創作國畫,國畫領域的許多理念,也在影響灰塑畫師,讓他們對灰塑的呈現形式有更多思考,這是一種良性互動。

  留白亦是一種期待未來的態度。記者在寰海閣酒店內看到,這裡除了有多位文昌知名灰塑畫師創作的灰塑作品,廳堂邊緣還有多處空白。

  『海南的灰塑藝術還在不斷發展,我們留白是為了靜待能者。』符燕舞說,在知名灰塑畫師的作品旁預留出創作空間,也體現了畫師的謙遜。

  灰塑制作流程

  制漿

  用貝殼灰、草筋灰、紙筋灰、紅糖、糯米粉等配制有一定強度又有較強可塑性和柔韌性的灰漿(又稱灰泥)。

  構圖

  畫師根據建築空間和裝飾部位的實際情況,在腦海中規劃設計圖案,在作業面上做一些簡單的標記。

  批底

  用草筋灰漿制作灰塑造型的底子(有時需通過釘釘子等方式固定造型)。

  塑形

  用紙筋灰漿塑造物象的局部和細節處。

  上色

  給做好的造型上色。

  2011年

  文昌灰塑被列為文昌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2023年底

  文昌灰塑入選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責任編輯:邱浩
【專題】文化中國行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