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今日闢謠(2024年5月30日)
2024-05-30 18:37:13 來源:互聯網聯合闢謠平臺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2024年5月30日

  謠言:O型血的人更容易招蚊子?

  真相:目前沒有證據可以證明不同血型的人對蚊子的吸引力有差異。蚊子偵測和定位目標主要靠二氧化碳、熱量、揮發性化學物質等因素。研究表明,蚊子對人體呼吸產生的二氧化碳、人體代謝排出的汗液等氣味很敏感。有兩類人可能比較招蚊子:一類是二氧化碳排出較多的人,如肺活量大、偏胖人群和新陳代謝相對活躍的孕婦、兒童;另一類是汗腺發達、體溫較高的人,這類人愛出汗,皮膚表面排泄出帶氣味的乳酸或其他成分會吸引蚊子。(來源:人民網科普)

  誤區:乳糖不耐受就是牛奶過敏?

  真相:並非如此。乳糖不耐受是乳糖?先天缺乏,不能完全消化分解母乳或牛乳中的乳糖所引起的非感染性腹瀉,又稱乳糖?缺乏癥;牛奶過敏大多指人們對牛奶中蛋白質過敏,二者的表現癥狀有類似之處,都可能發生腹痛、腹瀉、腹脹等腸道癥狀。判斷自己是乳糖不耐受還是牛奶過敏,通常是以試驗性的方式進行判斷,如人們飲用牛奶後,出現腹瀉、腹脹等癥狀,飲用脫乳糖牛奶就不會出現類似癥狀,基本可以推斷為乳糖不耐受。(來源:科學闢謠)

  提示:教育部提醒廣大考生及家長注意以下涉高考事項

  詳情:2024年高考臨近,廣大考生正在積極調整狀態、從容有序備考,而一些不法分子卻受經濟利益驅使散布涉考虛假信息、販賣制造焦慮,甚至實施詐騙、誘導考生考試作弊,嚴重擾亂高考秩序。為此,教育部聯合有關部門,整理了近年來出現的一些典型案例,並鄭重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務必提高警惕,謹防上當受騙,做到誠信考試。

  一、組織高考作弊,逃不過法網恢恢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明確規定,在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中,『組織作弊的』『向考生提供試題、答案的』,都屬於違法行為。廣大考生一定要增強法律意識,知法守法,不要一時糊涂,抱憾終生。

  二、『李鬼』終難變『李逵』,以身試法不可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明確規定,在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中,『代替他人或者讓他人代替自己參加考試的』,都屬於違法行為。不要相信不法分子的蠱惑,更不要心存僥幸替他人或者讓他人代替自己參加考試,以身試法終將『自食惡果』。

  三、避開安檢帶『裝備』,作弊未遂毀前程

  高考是法律規定的國家教育考試。《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明確規定,攜帶具有發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設備的,應當認定為考試作弊,其所報名參加考試的各階段、各科成績無效。考生應自覺遵守考場規則各項要求,服從考務人員管理,拒絕攜帶手機等違規違禁物品,遵守考試紀律。

  四、花錢保送不可信,沒有『餡餅』有『陷阱』

  高校招生錄取有嚴格的工作流程。高考錄取過程中不存在所謂的『內部招生』『花錢保送』。考生及家長要高度警惕此類以『花錢能買大學名額』『特殊渠道錄取』等為幌子的行騙。

  五、高考志願被篡改,信息泄露需警惕

  高考是考生人生重要的一次考試,保護個人信息安全至關重要。考生們應謹慎保管個人准考證號、登錄密碼等重要信息,時刻保持警惕,避免個人信息泄露給他人,防范不法分子違法利用信息,侵犯個人權益。

  六、『佔坑帖』當噱頭博眼球,涉考『惡作劇』不可碰

  如果培訓機構或其他人員以非法佔有為目的,通過發布『佔坑帖』的方式,虛構考前能獲得試題或者『押中真題』的信息,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則涉嫌構成詐騙罪。如果考生惡意發布此類信息,除違反了考試紀律之外,也涉嫌違法,情節嚴重的還會構成犯罪。(來源:『微言教育』微信公眾號)

責任編輯:焦志明
【專題】聚闢謠之力 揚文明之光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