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進中國』調研行
走進北京亦莊,感受AI智慧密碼
人民網『行進中國』北京調研采訪團
讓世界看見『行進中國』,讓北京見證『創新中國』。
AI時代,北京正在加速奔跑。縱覽北京,支持AI發展的『二十一條』和『伙伴計劃』等政策,疊加豐厚的人纔儲備、活力十足的創業投資、一流的營商環境等因素,讓其成為首個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及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去年中國國際數字和軟件服務交易會發布的相關榜單顯示,北京AI創新指數排名全國第一、全球第二。
置身北京,AI產業向『新』攀『高』。北京亦莊(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打造國家信創產業高地、國際AI原生產業創新高地、數據基礎制度先行區等工作蹄疾步穩,大模型迭代創新應用源源不斷。
去年以來,全球大模型不斷湧現,『百模大戰』如火如荼。在這背後,算力成為各國搶灘AI產業的關鍵。我國工信部等六部門發布的《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提出,要面向重大區域發展戰略實施,有序建設算力設施。
擁有3000P穩定算力的北京亦莊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臺,由此誕生。
3000P算力意味著什麼?平臺工作人員告訴調研采訪團,1P相當於每秒1000萬億次的計算速度,3000P算力相當於150萬臺高性能計算機同時運算,24小時可處理數百億張圖像、上億人的DNA數據。借助3000P的公共算力,AI企業可以降低訓練耗費的時長和成本,提高大模型訓練的效率。
訓練效率的提昇,還有賴於創新AI數據的『煉金術』。在位於北京亦莊的我國首家人工智能數據訓練基地,不同AI企業的大模型,依靠基地的數據服務,提昇自己在不同場景中的應用能力,從而解決現實中的各種難題。基地還通過監管沙盒這一『虛擬空間』,實現了大模型數據的可用、可見、不可得,避免數據泄露、版權糾紛等帶來的風險。
在北京人工智能數據訓練基地,大模型數據供給方、加工服務方、模型訓練方在這裡攜手合作,共同實現模型的訓練精調。人民網李世奇攝
技術創新終將賦能千行百業。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將『開展「人工智能+」行動』寫入其中。對於正在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AI創新策源地的北京來說,大模型產品正在眾多垂直領域中汩汩湧現。
『過去,面試一位IT運維工程師成本約200元左右;現在,我們基於智淵多智體人機協同運維平臺,可以通過在線測評對工程師能力進行實時畫像、打標簽,基本能代替人工面試和筆試,且邊際成本趨近於零。』北京亦莊企業神州光大負責人向調研團介紹說,在實際工作中,工程師可以通過與平臺交互,獲得實時的問題診斷、故障定位、解決方案推薦等關鍵信息,從而快速響應和解決各類運維挑戰。目前,該平臺已接入遍布全國的超過12萬名工程師。
場景賦能驅動創新應用的不只神州光大。未來,北京亦莊將打造人工智能標杆應用場景10個,集聚人工智能產業鏈企業100家。北京也計劃在2025年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和技術主導權的產業集群,實現人工智能高水平應用深度賦能實體經濟,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當AI站到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驅動點上時,乘勢而上的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生態,正在逐步構建的新發展格局中,奔向輻射全球的創新策源高地。(劉紅崔東趙竹青黃盛申佳平王曉嘯池夢蕊董兆瑞李博李世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