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冒官方名義造假行騙 借科技之名傳謠牟利——中國互聯網聯合闢謠平臺2024年4月闢謠榜綜述
2024-05-09 21:35:23 來源:中國網信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近日,中國互聯網聯合闢謠平臺對4月網絡謠言進行了梳理分析。網上數據監測和網民舉報顯示,當月網絡謠言主要集中在民生政策、公共安全、科學科普等方面。造謠者或冒用官方名義杜撰歪解政策,或虛構誇大涉震情汛情災情,或傳播偽科普信息,侵害群眾合法權益,擾亂社會公共秩序。

  冒用官方名義造假行騙,損害群眾利益。4月以來,一些不法分子冒用國家機關名義、假扮相關工作人員,編造詐騙『話術劇本』,企圖行騙牟利。如全國多地有群眾接到所謂『網信辦』來電,不法分子假冒網信辦工作人員,以『群眾手機涉嫌違法違規、要求配合調查否則停機處理』等為由,借機詢問群眾個人信息實施詐騙。另有網傳民政部養老服務司開展『頤養家園建設』『個人普惠養老金方案』等所謂『官方行為』,實際上均系不法分子實施的違法詐騙行為;『養老保險斷繳3個月待遇清零』『單次住院不超過15天』等假消息以訛傳訛,歪解國家醫保政策,損害群眾合法權益。

  炒作災害謠言危言聳聽,煽動恐慌情緒。4月,廣東、江西、福建等南方多地持續多輪強降雨,臺灣、新疆、雲南等地接連發生地震,相關災害消息牽動網民關注目光,一些別有用心者利用網民的關心與共情,不惜編造謠言騙取流量,不僅混淆視聽、誤導公眾,還引發了不必要的恐慌情緒。如廣東出現持續性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後,『清遠英德洪水致碼頭崩堤』『綏江河原水水源不足,將進行分時段供水』『東莞暴雨8人死亡』等與事實不符的圖文短視頻在網上流傳,誇大甚或虛構致災情況;再如臺灣花蓮縣海域7.3級地震、雲南迪慶香格裡拉市4.7級地震發生後,『臺灣7.3級地震導致重慶某橋梁晃動、浙江寧波一小區外牆開裂』『香格裡拉市4.7級地震中有數百人受傷』等與地震相關的不實信息在網絡流傳,惡意擾亂公共秩序,造成不良社會影響。

  利用科技概念制造噱頭,誤導公眾認知。4月,涉及天文、文物、健康、環保、農業、教育等諸多領域的假科技、偽科學信息流傳於網上,造謠傳謠者利用人們對新技術的好奇和向往心理,或誇大其詞、或扭曲事實、或利用AI憑空編造,企圖蒙蔽群眾、牟取私利。比如,『中國「天眼」變成垃圾場』純屬張冠李戴,『三星堆挖出酷似「飛碟」青銅器』完全由AI合成,『福州福飛北路核輻射超標』則更是博取眼球的惡意炒作,擾亂廣大群眾的正確認知與理性判斷。還有一些商家為帶貨牟利,利用偽科學炒概念,宣稱『量子賦能農作物,抗病抗災還增產』『「體考神器」喝一口就能及格』,損害公眾利益,社會影響惡劣。此外,在食品健康領域,諸如『食用蜂蜜或花粉防過敏』『雞蛋煮老後有層「黑膜」,吃了會致癌』等說法流傳,讓人將信將疑,實則都是不符合科學、不利於健康的說法。

  5月,『五一』小長假伴隨著外出旅游高峰,與交通出行、飲食住宿、文旅消費等話題相關的民生類謠言及詐騙信息可能增多,涉自然災害、安全事故等方面謠言亦或潛滋暗長。

  中國互聯網聯合闢謠平臺提醒廣大網民,面對網上各類傳言切勿輕聽輕信,加強核實辨別,增強防謠能力,共同維護清朗網絡環境。

責任編輯:江科
【專題】聚闢謠之力 揚文明之光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