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文化中國行 | 古建老宅『活』起來 千年水鄉文化煥發新光彩
2024-04-27 22:43:00 來源:央視網  作者:

  央視網消息:『粉牆黛瓦雨如煙,夢裡西塘醉江南』。作為『江南六大古鎮』之一,西塘古鎮已經有1000多年的歷史。借助歷史文化遺存的活態傳承,千年的水鄉文化煥發新光彩。

  『一江煙水照晴嵐,兩岸人家接畫檐』,春日裡的西塘古鎮游人如織。憑借著便利的水上交通條件,西塘自古以來便是水運要津之地。如今,歷史河道縱橫交錯,兩岸的木構民居、煙雨長廊婉美典雅,共同構成了吳越文化影響下典型的江南水鄉風貌。

  西塘古鎮是吳越文化的發祥地之一,素有『吳根越角』之稱。當地在古鎮保護和開發中,特別注重傳承特有的文化習俗與人文精神。

  跨過小橋流水,穿過深宅古巷,古色古香的園林建築西園裡,一堂非遺『體驗課』正在進行,這堂課的主題是傳統紐扣制作技藝。西塘紐扣的產量約佔全國四成,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物件,背後承載著西塘深厚的文化與產業底蘊。

  『巧奪天工憑妙手,美輪美奐見江南』。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僅是中華服飾上傳承至今的小小紐扣,更是江南古鎮向世界展示中國文明的符號。

  在西塘,像這樣的非遺項目有31項,共同點亮中國傳統文化璀璨的光輝。

  古鎮的明清木雕陳列館是原汁原味的江南民居建築,一梁一木、一窗一門都有著歲月的印記。非遺技藝木雕拓畫以刀代筆,以板代紙,將書法、繪畫、雕刻融為一體,呈現出木雕古雅的質感美和國畫手繪的筆墨韻味。如今,木雕拓畫手工藝人把木板雕刻圖案印在宣紙、扇子等上面,讓游客們欣賞民居建築的木雕工藝,近距離感受傳統技藝的匠心獨運。

  西塘古鎮各級文保單位(點)30個,1.01平方公裡的古鎮核心保護區內保存著25萬平方米的明清古建築群。清宅雅院、街巷長廊,這些古老的建築是歷史文化和傳承的見證者。而非遺體驗活動,則讓古建老宅『活』起來,更增添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穿透力。

責任編輯:江科

【專題】文化中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