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實踐】
『「網絡噴子」竟是間諜』『警惕偽裝成「背包客」的竊密者』……近日,石榴雲客戶端推出『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系列普法微短劇,通過以案釋法增強受眾國家安全意識。
『我有時間就打開看看,案例通俗易懂,又釋法清晰、令人警醒,是我們社區普法的好教材。』4月14日,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王家溝街道司法所負責人姚素錦說。
近年來,新疆各地各部門緊貼新時代媒體傳播趨勢,拓展全媒體普法宣傳渠道,聚焦群眾『注意點』『興趣點』,推動法律條文故事化、可視化、互動化,網絡普法『上了雲端』還『接了地氣』。
網民在哪裡普法跟到哪裡
『新媒體傳播快速,感染力強,網民在哪裡,普法陣地就跟到哪裡。』昌吉回族自治州司法局普法與依法治理科科長郭風琴說。
身份證被騙去辦理信用卡可以要求賠償嗎?我們可以向『昇學宴』『謝師宴』說不!天上掉的『餡餅』可能是非法集資的陷阱……這些生動的短視頻由昌吉州司法局乾部自編自演。
早在2022年2月5日,昌吉州司法局就開通了抖音號『昌吉普法』,截至目前制作發布作品310條,粉絲10.1萬,獲贊34.8萬,瀏覽量突破8000萬次,瀏覽量達百萬次以上短視頻有12個。
新疆各廳局單位也把普法陣地搬到了『雲端』。
自治區司法廳成立了法治新疆融媒體工作室,以原創作品大力推進『互聯網+普法』。如今『法治新疆』微信公眾號粉絲破百萬,自治區司法廳政務新媒體平臺『法潤天山·普法微短劇』等欄目發布原創作品600多個,全方位、多角度反映法治新疆建設生動實踐和特色亮點。
『豐富多彩的網上普法活動是有力抓手,用活動增強群眾體驗感、提昇普法吸引力,帶動普法工作由「自己唱」向「大家唱」轉變。』自治區黨委網信辦網絡法治處乾部法爾阿德·麥麥提明說。
2020年以來,自治區黨委網信辦聯合自治區司法廳舉辦三屆『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普法作品征集活動,持續引導社會力量圍繞網絡詐騙、網絡謠言、網絡暴力等群眾關心問題,集中創作、累計征集各類作品1.5萬部,參與人數1000萬人次。
新疆已開展『周聯系月走訪』暨網絡普法『進企業』活動300餘場次,舉辦網絡安全宣傳周『法律日』、『爭做中國好網民』、『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絲路捉謠記』等各類主題活動3800餘場次,覆蓋2000萬人次。
如今,新疆實現14個地(州、市)108個縣(市、區)網信部門網絡普法全覆蓋,用普法活動在天山南北描繪出一幅生動的『普法地圖』。
『法言法語』變身『網言網語』
『培訓機構學費都是最少一年一交,有些培訓機構不再開辦,也不退學費,應該怎麼維權?』
『經營中有時會遇到顧客酒後和員工發生糾紛,我們應該怎麼辦?』
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司法局所屬基層司法所都開通了抖音普法賬號,工作人員邀請律師等普法志願者一起在直播間裡回答網民問題。問題都是大家的實際遭遇,解答不念法條、通俗易懂。
『網絡普法就是要用群眾聽得懂的「拉條子」「苞谷?」式語言開展,要吸納社會各方力量,培養更多適應互聯網表達的網絡普法志願者。』法爾阿德說。
記者了解到,自治區黨委網信辦聯合多部門在全疆47所高校成立大學生網絡普法志願服務隊,並建立了普法講師團。
網絡普法之所以受到網民歡迎,是因為普法志願者們能將晦澀艱深的法律法規、裁判文書、專業術語翻譯成明白、質朴的群眾話語,以『小故事』講透『大道理』。
自治區司法廳普法與依法治理處處長張偉萍告訴記者,網絡普法內容要『接地氣』,還要貼近網民心理,有時候講好一個故事勝過千言萬語。
2023年10月,自治區司法廳法治新疆融媒體工作室工作人員鍾翔在伊吾縣烈士陵園參觀,偶然發現院內掉落的樹枝裡藏有『五角星』,了解到這是紅星楊,很多烈士陵園都會種植,不禁深受觸動。
愛國主義教育法明確,『愛國主義教育應該堅持思想引領、文化涵育』『發掘具有歷史價值、紀念意義的紅色資源』『引導公民在游覽觀光中領略壯美河山,感受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激發愛國熱情』。鍾翔認為這是一個普及愛國主義教育法、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契機,於是拍攝短視頻發布在網上。
『有一種紅叫做中國紅,有一種楊叫做紅星楊,這是獨屬於中國的高級浪漫。』
『用這種方式普及愛國主義教育法,弘揚愛國主義精神,還挺新穎。』
視頻一經發出,這種浪漫而深情的表達就深深打動了網友。視頻還被新華社、人民日報等媒體轉發,全網瀏覽量達數億次。
管用有效纔是真『接地氣』
『我們怎樣能吃上放心安全的食品?』3月18日,阿勒泰地區『法潤金山·你問我答』普法直播間裡,律師以『3·15』晚會曝光的問題為切入點,開展消費者權益保護知識問答。
2023年3月15日,阿勒泰地區打造了『法潤金山·你問我答』普法直播平臺,每月一主題、每周一專場,邀請律師線上參與,現場解答網民提出的法律問題,截至目前已播出51期,觀眾累計突破23.5萬人次。
『非常開心,粉絲在我遠程指導下成功拿回來10萬元,維護了自己的權益。今晚繼續直播。』1月25日,北京大成(烏魯木齊)律師事務所律師、石榴雲法律幫幫團成員潘增耀在抖音號上發布了一條視頻。
潘增耀一直熱心公益普法,後來發現現場普法受眾有限,為了擴大影響,2022年10月開始,他每晚都用抖音號進行公益普法直播,希望能用法律幫助到更多的人。一年多來,他線上調解過夫妻矛盾、鄰裡糾紛,也幫助不少諮詢的網友成功維權。
『我認為律師的公益網絡普法目標就是用專業知識解決群眾的現實困難,滿足實際法律需求。』潘增耀說。
『法貴在行,法治宣傳教育的目的就是幫助大家運用法律法規維權、參與法治建設。』張偉萍對此持同樣觀點。
法治宣傳教育是一項潤物無聲、循序漸進的長期工作,而在現實中,由於缺乏有形標准、量化指標,短期內效果難以顯現,常常被認為是停留在表面文章的『虛功』。
新疆用實踐證明,網絡普法陣地建設已成為法治宣傳教育出實招、下真功、見實效的重要窗口,是『虛功』實做、精工細作、久久為功的必由之路,是增強群眾浸潤法治文化、涵養法治精神的重要平臺。
法爾阿德表示,實做是網絡普法工作的生命所在,要實實在在為網絡法治宣傳教育『架橋』『接線』『拉網』,推進網絡普法緊跟時代『接地氣』、服務群眾『冒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