昇至50.8%!3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在連續5個月收縮後,首次重返擴張區間,達到11個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PMI,國際通用監測宏觀經濟走勢的先行性指數之一,涉及企業生產、采購、庫存、銷售等多個環節,是企業商業活動的全面反映。3月份制造業PMI重返擴張區間,說明企業生產經營加快恢復、市場活躍度顯著提昇,映射出中國經濟景氣水平回昇、市場預期穩中向好。一些外媒對此評價:『超出預期』。彭博社報道表示,『中國3月制造業PMI超過了對經濟學家調查的預測中值50.1%』;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也提出,這一數據『超出市場預期』。
事實上,拉長時間來看,中國制造業PMI回昇,是經濟運行積極因素累積增強的必然結果,並非『超出預期』,而是符合預期。

將過去一年制造業PMI表現連點成線,不難發現,其總體呈U型曲線,在承壓築底後,實現企穩回昇。5G應用融入71個國民經濟大類,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首次突破3000萬輛,去年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9.9%,研發經費投入3.3萬億元……面對復雜嚴峻的內外部環境,正是堅定推動傳統產業轉型昇級,加快培育壯大新興產業,中國制造業得以在夯基壘臺、蓄勢積力中,重返擴張區間。
從制造業PMI分項指數變化也可見一斑——3月份,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PMI分別為53.9%、51.6%,比上月上昇3.1、2.1個百分點,均高於制造業總體水平。
在重慶,賽力斯智慧工廠馬力全開,超5000臺機器人進行智能協同,實現多車型柔性化生產,一季度銷量同比增長超3倍;在浙江海寧,晶科能源光伏生產基地內,平均每天下線超16萬片光伏組件,一季度預計公司出貨量超18吉瓦,位居全球第一……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展現出對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推動力、支橕力。
制造業PMI向好之外,多項實物量指標也顯示中國經濟回昇向好態勢顯著——
看生產,1至2月,全社會用電量超1.53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其中第二產業用電量同比增長9.7%,工業生產加快。看流通,前2個月,公路貨運量同比增長7.8%,港口貨物吞吐量同比增長8.1%,『流動的中國』充滿生機……多維度、各領域經濟指標彼此交織、相互印證,經濟企穩、預期改善的信號更明確。
制造業PMI從收縮重返擴張,進一步印證了經濟恢復是一個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趨勢性向好的過程。此前,受國內有效需求不足等因素影響,一些企業經營壓力增大,擴大投資動力不足,制造業PMI一度進入收縮區間。隨著穩增長政策發力顯效,疊加季節性因素影響,3月PMI重返擴張區間,傳遞經濟持續恢復的積極信號。同時要看到,當前有效需求還處於修復階段,仍有待采取更多舉措提振市場信心、延續恢復態勢。
當前,中國經濟正處於鞏固回昇向好態勢的關鍵時期。持續落實落細穩增長舉措,加快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不斷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高質量發展的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大勢不可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