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鍬鏟土、植苗填坑、踩土夯苗、澆水夯實……芬芳四月,我國由南向北漸次掀起植樹造林熱潮。
『植樹造林,莫過清明』。三北大地,一批重點項目相繼破土動工,全力打好春季綠化第一仗。『今年的重中之重是打好「三北」工程三大標志性戰役,目前,「三北」工程區各省份已累計完成造林種草168萬畝,工程固沙58萬畝,開局勢頭良好。』國家林草局生態保護修復司副司長吳秀麗說。
記者梳理發現,日前,山西、甘肅、新疆等地陸續發布總林長令,搶抓春季造林黃金期,科學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堅決打好『三北』工程攻堅戰,築牢北方生態安全屏障。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全面打響黃河『幾字彎』春季攻堅戰,26項生態修復、風電光伏項目吹響『衝鋒號』;甘肅涼州區2024年春季義務壓沙活動成功舉辦,1.5萬人開溝鋪草,揮鍬填沙,『鏖戰』風沙線……不負春光添新綠,三北各地正在行動。
植樹造林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業。深入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持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示范工程建設;明確造林綠化空間,妥善處理耕地保護和生態建設的關系……近年來,我國國土綠化行動紮實開展,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持續厚植。
今年是新中國植樹節設立45周年。全國人民堅持植樹造林,荒山披錦繡,沙漠變綠洲,成就舉世矚目。《中國國土綠化狀況公報》(以下簡稱《公報》)顯示,2023年,我國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完成造林5997萬畝,種草改良6568.5萬畝,治理沙化石漠化土地2857.5萬畝。
美麗中國增綠添彩,萬裡河山多姿多彩。『整個世界近20年來增綠的四分之一都是由中國貢獻,這四分之一主要是來自植樹造林,也就是我們實施的大規模國土綠化,無論是在沙區,西北乾旱地區,還有一些東部地區,所有的我們能夠進行國土綠化的情況下,都在增綠,貢獻非常顯著。』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世榮說。
愛綠、植綠、護綠已成全社會自覺行動。在吉林省吉林市,參加義務植樹的百餘人正將雲杉、紅楓等樹苗栽下;在上海,多個公園綠地出現『一樹難求』熱鬧景象,線上的義務植樹認建認養平臺也出現受歡迎樹種被『秒殺』情況……全國人民齊心協力共添綠,共同守護綠色家園,同心築牢綠色生態屏障。
春風拂柳催新綠,不負春光不負『青』。清明節假期,越來越多市民走出家門,走進公園,感受美好春光。『看來最新很火的「20分鍾公園效應」是真的。』正在朝陽公園露營的北京市民袁一品告訴人民網記者,『在沒有天花板的地方,聽鳥語鳴鳴,看新綠蔥蔥,我感到無比的放松愉悅。』
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強城市園林綠化建設,持續改善城市人居環境,持續開展『留白增綠』『造林綠化』行動,拓展城市綠色空間,大力推進見縫插綠、疏解建綠,城鄉綠化美化協調推進。
《公報》顯示,全國新建和改造提昇城市綠地3.4萬公頃,開工建設『口袋公園』4128個,建設綠道5325公裡。深入開展公園綠地開放共享試點,全國846個市縣在6174個城市公園實施開放共享,輪換共享草坪1.1萬公頃。
『植』此青綠,共建美麗中國向『新』而行。今年,『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推進綠色低碳發展』被寫進了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記者從國家林草局了解到,今年全國計劃完成國土綠化任務1億畝,其中,造林5400萬畝。錨定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目標,綠色發展路徑越走越明晰,美麗中國『新畫卷』正徐徐展開。
多位專家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表示,綠色是美麗中國的鮮明底色,植樹造林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也是建設生態文明社會的重要舉措。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已進入加快綠色化、低碳化的高質量發展階段,必須保持生態環境保護的戰略地位,推動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增添一抹綠色,共建美麗家園。